俗不可耐沒文化--炮打中國相聲小品
(一):演員學驢叫《曲苑雜壇》,汪文華推出 「新星」,此「星」之所以好生了得,是因為擁有一絕技--擅學驢叫。
萬軍點評:
真乃百聞不如一見,以前就曾言喜劇演員黔驢技窮,但僅是比喻而已,未與其驢搭上關係。而這一次卻真令我大開眼界--那「星」學起驢叫真是嘶鳴震天,忒也地逼真。若處荒山峻嶺,你絕不會懷疑不是真驢所發之聲。
一般而論,別出心裁的東西總令人嘆為觀止,但這一回《曲苑雜壇》的創舉卻令觀眾之一的我感到痛切的辛酸--為演員,為主持人,更為我們死掉的藝術。
不知大學驢叫的演員心中是否如動物般歡快,但我以為,倘若人的大腦溝回像動物那麼平坦,會是多麼省事。因為若如此,就不需要幽默,而只是如驢般打幾個滾、如猴樣翻幾個跟頭也會笑出眼淚,豈不是優哉游哉?
原聲帶:---- 「阿姨、大叔,再給點兒掌聲好不好?」「大爺、大媽,我怎麼聽這掌聲稀稀拉拉的?我學的不像?再來,-------哇嗷------------」
(二)看誰還笑得起來
一個傻小子因突然不會笑了,被其奶奶領到高「大夫」開的診所看病,醫生們賣傻充愣,出盡各種洋相,也沒把那傻小子逗樂。最後還是高「大夫」高明,他診斷為「相聲骼肢後遺症」,得出結論治此病得「以毒攻毒」,於是拿了一把刷子刷那傻小子的腳底板兒,傻小子這才笑了出來……
萬軍點評:
這是高英培、李金斗、閻月明等合作表演的一個群口相聲(也可叫小品)。
很顯然,這是相聲演員們的一種自嘲,雖然有點兒誇張,卻也真實反映了這門傳統藝術在當前的尷尬處境。相聲已是如此沒落,以至於專門逗樂的玩意兒反而快把人給「逗」哭了。高「大夫」診斷傻小子「失笑」的病因是」相聲骼肢後遺症」,也是蠻形象的,不是嗎,看現在各種晚會上那些相聲演員上躥下蹦、雞飛狗跳的架勢,真的是只差把手直接伸到觀眾的骼肢窩裡去了。每次在電視上看到這種叫花子討飯般的相聲,我都不得不拿起遙控器另選頻道---不是咱骼肢窩裡有狐臭,而是被撓多了,麻木了。
--「你看,我像不像你爹呀?」
(三)相聲不能靠網站、祖宗吃飯
姜昆走在時代前沿,做起主持人、辦起新網站了。「相信再過兩三年,我們的中國相聲網、名人網一定會成為我們民族文化通向世界的一個橋樑,一個通道。」
萬軍點評:
願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不說姜昆辦網站可能是「玩智喪志」,但要明白,在網上讀、看、聽相聲,肯定不是網迷或相聲迷的最佳選擇。
相聲的式微,當然有環境問題、客觀原因。從受眾這頭看,富起來的人們浮躁了,也難以靜下心來聽一段相聲了。
相聲最大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最大的原因是自身的原因。推陳不出新,與時不俱進,這問題難道不嚴重?不久前出的《相聲名家名作精選》一張光碟,收錄的還是一些上上個年代的「經典作品」。而從「以人為本」的眼光看,創作人才缺乏,表演人才老化,萎昆也快變成侯寶林了,如此這般,怎麼著?
----「你等著啊,我給你拿手紙去!」(2004相聲大賽台詞選粹)
(四)相聲流行「四不像」
道路發生意外而擁堵,由朱軍扮演的新郎急得團團轉,而由周濤扮演的新娘不但不幫著想辦法,還在旁邊一個勁地催促,並威脅錯過了時候,這個婚就不結了。節目的最高潮處是周濤扮演的新娘撅著個小嘴,氣呼呼地問現場觀眾:你們說,這個新郎我該不該抽?現場一陣歡騰,觀眾發出大聲回應:「該抽!該抽!」在「眾望所歸」中,新娘抽下了這一巴掌。
萬軍點評:
可見,該「相聲」的創意就是要以女性的任性甚至暴力以及男性的忍讓、懦弱來吊起觀眾的胃口,烘托現場氣氛。但是這不倫不類的表演卻令人愈發倒了胃口。
現在的相聲不景氣,是不爭的事實。窮則變,變卻未必通。
2004年相聲為了生存下去,在形式上玩出了花活, 「四不像」節目大行其道。一度在舞台上形成了「小氣候」.
在「四不像」的旅途中,馮鞏走得最遠。他在和周濤等主持人合作的這個「相聲」《讓一讓世界多美好》,是「四不像」的典型代表,只可惜在「四不像」的路上走得太遠,回也回不來了。
相聲是一門最大眾化的藝術,如果不是聾子,我相信都能聽得懂,甚至可以說,相聲是平民的樂子,如果平民不聽,相聲似乎可以爭取另一撥有錢的人當作聽眾,可是,人家有更好的去處,秦樓楚館,舞使歌伶,紙醉金迷的時辰,傻瓜才聽你的相聲……人家兩隻手還不夠用,所以你也就別再奢望人家去「左手打了右手下下,右手打了左手一下」地為你捧場。
原聲帶----「就這德行,還玩鷹呢?」
(五)一個精品也沒有
2004春晚備戰階段,儘管導演組已經有十幾小品的本子,其中卻很難找出一個精品,用他們自己的話說:「連我們自己看了都笑不出來的東西,觀眾怎麼能愛看?」
萬軍點評:
現在我們不得不繼談相聲的沒落後又談小品的出路問題了,小品的境況到了如此慘境,根本癥結在哪裡?
我不相信「一個精品也沒有」的癥結出在演員本身。「伯樂」的問題大得很。精品之所以難產,全在於一個創造精品的環境如何。
小品作為最受大眾寵幸的娛樂手段,已然成為不可或缺的文藝手段。但是小品的走向卻與垂死的相聲一樣,越來越向一種「猴樣藝術」發展,這粗製濫造的背後是思想貧乏、趣味低級。這些東西對於社會精神氣質而言構成嚴重污染,究其根源,在於小品缺乏一種起碼的人文關懷,偏離了人文精神,小品的文化價值取向加劇媚俗和趨眾,理性追求和人文關懷日漸單薄,小品的庸俗化和商業化愈演愈烈。於是乎,「豬欄理想」(過把癮就死)發揚光大。
--兩個演員打情罵俏,一人的半個後背露出來了,一個還順著另一個的腰帶往褲子裡扇風……
(六)男人爭演老太太
趙本山最初是以「天下第一瞎」走紅,後來又以模仿老太太叫絕,自趙本山一出《小草》打響後,華夏舞臺,已經地無分南北,人不分門派,出現了一個男人爭演老太太的熱潮。
萬軍點評:
看著舞台上那些踉踉蹌蹌的「老太太」,如果不是演出結束後的「起底」,你絕對猜不出他們竟是大男人所扮。趙本山的成功,令那些同伶的大男人們看到了一條後塵之路。於是,爭演老太太就成為艷羨的法寶。
恐怕在任何國家的舞台上,「老太太」這般受寵也是少見。且不說模仿離真正的藝術創作還遠著,單就惟妙惟肖至極的「男人老太太」精氣神兒來論,難道不值得我們特別玩味一番嗎?
現實中的老太太無疑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是偉大的母親。而「男人老太太」則不同。不是說男人就不能演「老太太」,作為一個演員當然是演什麼都像什麼才好。但凡是稀奇的景致,變成了氾濫的俗景,或非此不可,則還是有些「問題」在裡邊。
現實中,如果說一個男人很像老太太,誰會以為這是褒獎之辭呢?這裡有一層意思很明顯,就是說這個男人最起碼的陽剛氣不足。綜觀這些小品舞台上的「形象」,哪裡尋得見「男人」的身影?不論是趙本山版的「老太太」,還是五湖四海版的「老太太」,觀眾緣倒是有,就是不見軟骨以外的魂魄。
可是,這幫人一點都不以為自己蠢,他們的感覺好極了,還在不斷地扮演老太太。
原聲帶:--「她說我長的沒氣派,越看越像老太太」。
(七)惟妙惟肖軟骨病
《南北笑星火辣辣》的男笑星們在扮演老太太,《天天90分》的男笑星也在扮演老太太……
萬軍點評:
打開綜藝類節目,你隨時都可以看見由一個大手大腳的男人扮演的、穿著中式大襟衣服、頭戴舊式的黑條帽子、踮著腳尖走路、捏著嗓子說話的假老太太,頭一次看見這種舞臺形象是有些可笑,後來反覆出現,感覺就有些貧了。
「男人老太太」不受歡迎的一個重要的「病症」是「軟骨病」。一方面模仿者的目的是什麼,另一方面觀眾作為接受者想看到什麼,這兩者對上位了嗎?現在有個性、有特色的舞臺形象人太少了。表演者良莠不齊,儘管有的表演者竭盡全力表面上風風光光,實際上是慌慌張張。就像《綜藝大觀》的主持人好像都要學倪萍的風格,特別煽情,讓人起雞皮疙瘩。中國演員與主持人缺少真正的幽默感(不乏噱頭與滑稽),這是大家的共識。
幽默閃爍著思想與智慧的火花,但並不是些假大空、高大全的東西,它既與淺薄相剋,更遠離虛偽。
但是如今舞臺,卻正反其道而行之,不是淺薄的噱頭,就是虛偽的煽情。
這也是近幾年來文學患了軟骨病的縮影。濕嗒嗒、黏膩膩,沉浸在虛幻的在小資情調和致幻式的自我欣賞中,我們似乎都已經習慣了,面對韓風日雨、風花雪月、武俠玄幻、偶像言情,我們樂此不疲,對恰如黃鐘大呂般的振聾發聵之聲反倒不習慣了,這也恰恰說明我們的文藝界該好好反思了---我們一點也不拒絕輕鬆,但我們更需要深沉的力作。
原聲帶:----本老太太說了,這咋這麼好呢?
(八)驢唇不對馬嘴
《好人不打折》一條圍巾扯上了做人的原則;《外鄉打工人》該結束了硬是又拿出個裝煙絲的情節;《兄弟》非要在最後讓兩個根本就不挨著的人成異姓兄弟……
萬軍點評:
「驢唇不對馬嘴」的小品瘋長,胡扯正成為一種創作勢頭。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