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苑杂坛》,汪文华推出 “新星”,此“星”之所以好生了得,是因为拥有一绝技--擅学驴叫。
万军点评:
真乃百闻不如一见,以前就曾言喜剧演员黔驴技穷,但仅是比喻而已,未与其驴搭上关系。而这一次却真令我大开眼界--那“星”学起驴叫真是嘶鸣震天,忒也地逼真。若处荒山峻岭,你绝不会怀疑不是真驴所发之声。
一般而论,别出心裁的东西总令人叹为观止,但这一回《曲苑杂坛》的创举却令观众之一的我感到痛切的辛酸--为演员,为主持人,更为我们死掉的艺术。
不知大学驴叫的演员心中是否如动物般欢快,但我以为,倘若人的大脑沟回像动物那么平坦,会是多么省事。因为若如此,就不需要幽默,而只是如驴般打几个滚、如猴样翻几个跟头也会笑出眼泪,岂不是优哉游哉?
原声带:---- “阿姨、大叔,再给点儿掌声好不好?”“大爷、大妈,我怎么听这掌声稀稀拉拉的?我学的不像?再来,-------哇嗷------------”
(二)看谁还笑得起来
一个傻小子因突然不会笑了,被其奶奶领到高“大夫”开的诊所看病,医生们卖傻充愣,出尽各种洋相,也没把那傻小子逗乐。最后还是高“大夫”高明,他诊断为“相声骼肢后遗症”,得出结论治此病得“以毒攻毒”,于是拿了一把刷子刷那傻小子的脚底板儿,傻小子这才笑了出来……
万军点评:
这是高英培、李金斗、阎月明等合作表演的一个群口相声(也可叫小品)。
很显然,这是相声演员们的一种自嘲,虽然有点儿夸张,却也真实反映了这门传统艺术在当前的尴尬处境。相声已是如此没落,以至于专门逗乐的玩意儿反而快把人给“逗”哭了。高“大夫”诊断傻小子“失笑”的病因是”相声骼肢后遗症”,也是蛮形象的,不是吗,看现在各种晚会上那些相声演员上蹿下蹦、鸡飞狗跳的架势,真的是只差把手直接伸到观众的骼肢窝里去了。每次在电视上看到这种叫花子讨饭般的相声,我都不得不拿起遥控器另选频道---不是咱骼肢窝里有狐臭,而是被挠多了,麻木了。
--“你看,我像不像你爹呀?”
(三)相声不能靠网站、祖宗吃饭
姜昆走在时代前沿,做起主持人、办起新网站了。“相信再过两三年,我们的中国相声网、名人网一定会成为我们民族文化通向世界的一个桥梁,一个通道。”
万军点评: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不说姜昆办网站可能是“玩智丧志”,但要明白,在网上读、看、听相声,肯定不是网迷或相声迷的最佳选择。
相声的式微,当然有环境问题、客观原因。从受众这头看,富起来的人们浮躁了,也难以静下心来听一段相声了。
相声最大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最大的原因是自身的原因。推陈不出新,与时不俱进,这问题难道不严重?不久前出的《相声名家名作精选》一张光盘,收录的还是一些上上个年代的“经典作品”。而从“以人为本”的眼光看,创作人才缺乏,表演人才老化,萎昆也快变成侯宝林了,如此这般,怎么着?
----“你等着啊,我给你拿手纸去!”(2004相声大赛台词选粹)
(四)相声流行“四不象”
道路发生意外而拥堵,由朱军扮演的新郎急得团团转,而由周涛扮演的新娘不但不帮着想办法,还在旁边一个劲地催促,并威胁错过了时候,这个婚就不结了。节目的最高潮处是周涛扮演的新娘撅着个小嘴,气呼呼地问现场观众:你们说,这个新郎我该不该抽?现场一阵欢腾,观众发出大声回应:“该抽!该抽!”在“众望所归”中,新娘抽下了这一巴掌。
万军点评:
可见,该“相声”的创意就是要以女性的任性甚至暴力以及男性的忍让、懦弱来吊起观众的胃口,烘托现场气氛。但是这不伦不类的表演却令人愈发倒了胃口。
现在的相声不景气,是不争的事实。穷则变,变却未必通。
2004年相声为了生存下去,在形式上玩出了花活, “四不象”节目大行其道。一度在舞台上形成了“小气候”.
在“四不象”的旅途中,冯巩走得最远。他在和周涛等主持人合作的这个“相声”《让一让世界多美好》,是“四不象”的典型代表,只可惜在“四不象”的路上走得太远,回也回不来了。
相声是一门最大众化的艺术,如果不是聋子,我相信都能听得懂,甚至可以说,相声是平民的乐子,如果平民不听,相声似乎可以争取另一拨有钱的人当作听众,可是,人家有更好的去处,秦楼楚馆,舞使歌伶,纸醉金迷的时辰,傻瓜才听你的相声……人家两只手还不够用,所以你也就别再奢望人家去“左手打了右手下下,右手打了左手一下”地为你捧场。
原声带----“就这德行,还玩鹰呢?”
(五)一个精品也没有
2004春晚备战阶段,尽管导演组已经有十几小品的本子,其中却很难找出一个精品,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连我们自己看了都笑不出来的东西,观众怎么能爱看?”
万军点评:
现在我们不得不继谈相声的没落后又谈小品的出路问题了,小品的境况到了如此惨境,根本症结在哪里?
我不相信“一个精品也没有”的症结出在演员本身。“伯乐”的问题大得很。精品之所以难产,全在于一个创造精品的环境如何。
小品作为最受大众宠幸的娱乐手段,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文艺手段。但是小品的走向却与垂死的相声一样,越来越向一种“猴样艺术”发展,这粗制滥造的背后是思想贫乏、趣味低级。这些东西对于社会精神气质而言构成严重污染,究其根源,在于小品缺乏一种起码的人文关怀,偏离了人文精神,小品的文化价值取向加剧媚俗和趋众,理性追求和人文关怀日渐单薄,小品的庸俗化和商业化愈演愈烈。于是乎,“猪栏理想”(过把瘾就死)发扬光大。
--两个演员打情骂俏,一人的半个后背露出来了,一个还顺着另一个的腰带往裤子里扇风……
(六)男人争演老太太
赵本山最初是以“天下第一瞎”走红,后来又以模仿老太太叫绝,自赵本山一出《小草》打响后,华夏舞台,已经地无分南北,人不分门派,出现了一个男人争演老太太的热潮。
万军点评:
看着舞台上那些踉踉跄跄的“老太太”,如果不是演出结束后的“起底”,你绝对猜不出他们竟是大男人所扮。赵本山的成功,令那些同伶的大男人们看到了一条后尘之路。于是,争演老太太就成为艳羡的法宝。
恐怕在任何国家的舞台上,“老太太”这般受宠也是少见。且不说模仿离真正的艺术创作还远着,单就惟妙惟肖至极的“男人老太太”精气神儿来论,难道不值得我们特别玩味一番吗?
现实中的老太太无疑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是伟大的母亲。而“男人老太太”则不同。不是说男人就不能演“老太太”,作为一个演员当然是演什么都象什么才好。但凡是稀奇的景致,变成了泛滥的俗景,或非此不可,则还是有些“问题”在里边。
现实中,如果说一个男人很象老太太,谁会以为这是褒奖之辞呢?这里有一层意思很明显,就是说这个男人最起码的阳刚气不足。综观这些小品舞台上的“形象”,哪里寻得见“男人”的身影?不论是赵本山版的“老太太”,还是五湖四海版的“老太太”,观众缘倒是有,就是不见软骨以外的魂魄。
可是,这帮人一点都不以为自己蠢,他们的感觉好极了,还在不断地扮演老太太。
原声带:--“她说我长的没气派,越看越像老太太”。
(七)惟妙惟肖软骨病
《南北笑星火辣辣》的男笑星们在扮演老太太,《天天90分》的男笑星也在扮演老太太……
万军点评:
打开综艺类节目,你随时都可以看见由一个大手大脚的男人扮演的、穿着中式大襟衣服、头戴旧式的黑条帽子、踮着脚尖走路、捏着嗓子说话的假老太太,头一次看见这种舞台形象是有些可笑,后来反复出现,感觉就有些贫了。
“男人老太太”不受欢迎的一个重要的“病症”是“软骨病”。一方面模仿者的目的是什么,另一方面观众作为接受者想看到什么,这两者对上位了吗?现在有个性、有特色的舞台形象人太少了。表演者良莠不齐,尽管有的表演者竭尽全力表面上风风光光,实际上是慌慌张张。就象《综艺大观》的主持人好象都要学倪萍的风格,特别煽情,让人起鸡皮疙瘩。中国演员与主持人缺少真正的幽默感(不乏噱头与滑稽),这是大家的共识。
幽默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的火花,但并不是些假大空、高大全的东西,它既与浅薄相克,更远离虚伪。
但是如今舞台,却正反其道而行之,不是浅薄的噱头,就是虚伪的煽情。
这也是近几年来文学患了软骨病的缩影。湿嗒嗒、黏腻腻,沉浸在虚幻的在小资情调和致幻式的自我欣赏中,我们似乎都已经习惯了,面对韩风日雨、风花雪月、武侠玄幻、偶像言情,我们乐此不疲,对恰如黄钟大吕般的振聋发聩之声反倒不习惯了,这也恰恰说明我们的文艺界该好好反思了---我们一点也不拒绝轻松,但我们更需要深沉的力作。
原声带:----本老太太说了,这咋这么好呢?
(八)驴唇不对马嘴
《好人不打折》一条围巾扯上了做人的原则;《外乡打工人》该结束了硬是又拿出个装烟丝的情节;《兄弟》非要在最后让两个根本就不挨着的人成异姓兄弟……
万军点评:
“驴唇不对马嘴”的小品疯长,胡扯正成为一种创作势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俗不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