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談談關於送孩子回國隔代教養的問題

 2004-11-03 16:5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生存壓力與父母的無奈

留學或移民海外最初的日子對大多數人來說是艱難的。有許多的掙扎,有許多的心酸,有許多的眼淚。很多人被生存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苦惱無處述說,孤獨而無助,有人出現狂燥焦慮症、憂鬱症,導致家庭不合、婚姻危機,有的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

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的教育培養,對於不少人來說成為一大難題。因為自己要做工或上學,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無奈之中,做父母的只好把孩子送回國,交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養育(註:也有請兄弟姐妹幫忙照顧,為了方便,這裡統統歸入送回國隔代培養這一類)。人們想知道:送孩子回國,隔代教養孩子這種現象到底好不好呢?

兒童心理:親情的依戀或阻斷

在心理學上,尤其是兒童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行為心理學以及變態心理學,都極其重視研究親情心理依戀(Attachment)和親情心理聯結(Bonding)。這兩點涉及到一個人一生心理成長的核心:心理安全感、自信心、對他人的信任或恐懼、性格的開放或封閉、進取心、人格的健康或病態,以及一系列的心態的健康問題或負面的情緒的產生等等。

心理依戀和心理聯結主要是指兒童(尤其是幼兒)對父母或養育者的心理依戀和心理上的聯結關係。從心理學上看,只有了這兩個方面的健康發展,兒童的心理安全感、對他人的信任感、與他人和外界的聯繫感、以及對自我的自信心才能建立起來,兒童才可能成長為一個心理、行為、性格、精神和身體健康的人,將來才會有自信心去拚搏,才會成長為一個有獨立精神、有主見的人,才會有較好的人際之間交流的技巧,才會善於做出有效的時間安排和良好的組織能力。

親情阻斷不利孩子成長

正因為兒童對父母或養育者的心理依戀和心理聯結是如此的重要,許多心理學大師如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約翰.鮑比(John Bowlby),哈里.哈羅(Harry Harlow),康拉德.羅倫茲(Konrad Lorenz),安絲華斯(Ainsworth),赫茲.科胡(Heinz Kohut),瑪格麗特.瑪勒(Margaret Mahler),都重點研究過兒童或幼小動物,對父母或養育者的依戀心理和心理聯結。

研究結果表明,如果這種心理上的情感聯結出了問題,兒童最初的反映是抗議(protest),即哭鬧,然後是絕望心理(despair),包括不進食等,再下來是恐懼(fear),如怕一個人獨處,怕黑暗、怕生人、怕生活規律有任何改變、怕與人交往等。如果上述問題沒能得到及時糾正,焦慮感、憂鬱感、對他人的不信任、對外部世界的負面看法甚至敵意,無自信心等就可能進入到人格(personality)的核心部分去。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會呈現出許多心理障礙、行為問題或情緒問題,以及不能正確理解他人的意思(social cues),和不能恰當處理人際、男女、婚姻、家庭關係。

也正是因為如果上述心理依戀和心理聯結出了問題,兒童接下來的心理行為反應是心理聯結上的分離(Detachment)。這是在兒童絕望、害怕心理反應後的下一個階段。兒童心理上產生了一種不理會的反應,這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的表現,其行為往往是迴避、躲避父母或養育者。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把孩子送回國的父母,經過一段時間,安頓下來之後,再把孩子接出國來,他們往往發現孩子不親自己和喜歡孤獨自處,有的還脾氣古怪,父母和孩子之間情感上似乎有道牆。可以想像,作父母的心理是多麼地難過。兒童產生上述的心理和行為,主要是害怕再失望、再次經受想像中可能失去父母的痛苦,更重要的也是因為分離久了,情感上同父母的聯繫疏遠了。

該不該送子回國去隔代教養?

儘管筆者多年從事兒童、青少年、婚姻、家庭心理工作和心理研究,但這是一個很不好回答的問題。如果只根據西方心理學理論,尤其是兒童發展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行為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理論,西方人學者一般認為孩子應該在父母身邊長大。他們認為如果中斷了孩子對父母的親情心理依戀和心理聯結,會導致許多心理、情緒、行為、以及精神健康方面的問題。如前所述。

但是,西方的心理學家們一般沒有經歷過我們移民們的這種艱辛歷程,他們不會理解在掙扎中的移民們的那種心理上的難過和情緒上的低落;他們不瞭解當人被拋到生活底層時那種自卑和委屈;他們不瞭解本來原國內一對好好的恩愛夫妻在現在的貧困中的爭吵和情感上的疏遠;他們不會感受到過去的中產階級如今為孩子買不起東西時的那種心裏難過和內疚;他們也不曾經歷過在迫不得已情況下把孩子送回國,做父母心理牽腸挂肚的傷痛和在夢中對孩子的呼喚;他們沒有見到過送回去的孩子在堂表姐妹兄弟中爭媽媽的場面;他們也不曾體會過當孩子再度回到父母身邊時,與父母心理的隔閡和情感的疏遠,使做父母的在孩子背後偷偷地流淚。

筆者認為:如果新移民朋友在此的生存問題還基本能正常維持的話,如果夫妻雙方還不是因為生存問題而關係緊張的話,如果經濟能力沒有達到底線的話,最好是把孩子放在身邊,自己帶大。

西方的教育體系使孩子從幼兒園、小學起,就不僅注重智力的培養,還注重孩子的禮貌、社會和人際交往能力、獨立能力、情商的培養、動手能力、體育鍛練、注重注意他人的需求、同情心、社會義務和社會道德等。而中國的教育基本重點是智力競爭,孩子們書讀得那麼苦,而人格、人品的培養卻不足。加上中國近年來教育產業化,毀了多少本來可以成為優秀人材的孩子。筆者認為孩子如果能在西方這種人文環境、教育環境下成長會好很多。

如送回國不宜時間過長

另一方面,如果在西方的生存實在太艱難,如果家庭、婚姻中因生存壓力中出現許多爭吵和矛盾,這往往會對孩子的心理、情緒造成不少負面影響,孩子會產生強烈地不愉快、自卑和內向性格,孩子會因父母的不斷爭吵而產生心理學上稱為的「忠誠的分裂」(split loyalty),會導致兒童精神健康方面的問題。

如其這樣,考慮把孩子送回國去一段時間,交由祖輩或叔伯姨姑代養,如果他們能為孩子提供一個平靜、安祥、和諧、經濟穩定的環境,未必不可,但時間不宜太長。做父母的,一旦生活穩定,還是應該把孩子再接出來,放在自己身邊帶大,這樣,情感紐帶可以繼續。

再後,還要提一下語言問題。心理學、語言學、交流學都研究這樣一個問題:如果要對一門語言把握得像母語一樣流利,這個過程一定要在青春期(puberty)到來之前完成。這與大腦發育、語言接收能力和對語言信息處理有關係。這也是為什麼移民的孩子們能在兩三種語言之間流利轉換,而在西方居住多年的移民成人卻遠沒有這種能力。如果孩子接出來太晚,也會影響其語言能力的發展。

祝願孩子們健康成長

孩子是父母的未來,他們的心身情緒行為的健康發展,是每一位做父母的心願。孩子的笑臉,是對艱苦奮鬥中的父母的最大的安慰。孩子天真無邪的語話,往往是對成人靈魂的洗滌。孩子的每點點進步,都是對父母付出辛勞的最好回報。

讓我們祝福每一位生活在西方或暫時送回國的華人小朋友們都健康成長,將來有所成就。


原載《世界日報》,略有改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