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昭男直挺挺地躺在北京市朝陽醫院的病床上,他頭部以下的身體都被白色床單嚴嚴蓋住,斜靠在床沿的頭頸顯得有些僵直。他頭髮很短,堅硬地向上豎起,眉目俊秀的臉還帶著幾分稚氣。他的母親站在他的床沿邊,沉默不語。
「日本脊髓基金」7月21日爆出一條驚人消息,已有9名日本人脊髓病患者赴中國治病,並在中國醫院裡接受了從中國流產胎兒身上提取的胚胎幹細胞的移植手術。日本中文媒體《中文導報》報導說:「在世界範圍內吵得沸沸揚揚,既讓部分患者和醫生祈盼,又讓部分宗教和道德人士批判的流產胎兒細胞治病一事,已在中國悄然進入了臨床應用階段。中國開禁流產胎兒幹細胞治病,吸引了世界各地大批患者。」
日本病人:日本不允許做這樣的手術
小木是今年2月份以來到中國接受胚胎細胞移植手術的第10位日本病人,今年還不滿19歲。一年前,小木在一次滑雪中摔折了脊椎。自此,他的手臂和胸部以下失去知覺。小木在日本做了些康復訓練,但效果不理想。後來,他當在國際移植(中國)支援網路中心上獲悉,中國有一位叫黃紅雲的醫生,能用胚胎細胞移植方法治療脊髓損傷手術,而且已經做了上百例,效果還不錯。於是他動心了,在母親的陪同下來到了北京。
7月30日下午5點,《青年參考》記者走進北京市朝陽醫院神經外二科的病房,見到了剛手術完三天的小木昭男。在國際移植(中國)支援網路中心的工作人員李京梅小姐的翻譯幫助下,記者和病床上的小木進行了簡短的對話:
「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到中國來求醫?」
「日本沒有這樣的手術可做。」小木說。
「日本的法律不允許做這樣的手術嗎?」
「對。」
「為什麼不讓做?」
「不太清楚。」
「你在日本有沒有和其他患脊髓損傷的病友交流過,他們到中國做過類似的手術嗎?」
「交流過,我認識的當中還沒有到中國做過手術的,但是他們有這樣的意願。」
記者見到小木的時候是他手術後的第三天,小木告訴《青年參考》記者,他的肩膀開始慢慢有感覺,做了手術之後,他對恢復很有信心。為這次手術,小木的母親已經為他支付了280萬日圓。
另有一名日本愛知縣的患者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因車禍造成癱瘓,想自殺都辦不到,聽說北京可做胚胎幹細胞移植手術,雖然也知道這種治療存在倫理方面的爭論,但沒有別的辦法,也就抱著撞運氣的心情前去治療了,花去醫藥費216萬日元,手術後雙手的活動範圍明顯擴大。
日本病人是怎麼找來的?
為日本病人和中國醫生牽線搭橋的國際移植(中國)支援網路中心,事實上是個日資企業,總部在瀋陽。當《青年參考》記者走訪他們的北京事務所時,得到的名片上印有「瀋陽愛彼希集團」的字樣。小木手術前後的錄像資料很快被放到了北京事務所的「脊髓損傷(中國)國際回覆支援中心」的網站上,但是可惜本報記者打開後只能聽見聲音而看不見圖像。
在這個網站製作的(朝陽醫院)神經外二科外國患者一覽表中,記者看到了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的41名患者的日文簡略介紹,其中有10位日本患者。從入院日期上來看,今年7月份進入朝陽醫院的患者明顯增多,佔了41位中的9位。在北京事務所的直木小姐告訴本報記者,日本沒有幹細胞移植的手術可做,在日本,這些胚胎細胞得來也不是很容易。
李京梅是「愛彼希」北京辦事處的3位工作人員之一。除了位於白家莊商務中心狹小的辦事處,李京梅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和辦公室一街之隔的朝陽醫院。問起這個有些神秘的「愛彼希集團」,李京梅說自己也只知道社長是個日本人,原先是做化學材料的,後來因為愛子在一次滑雪中脊柱受傷,到中國來求醫,才慢慢做了這麼個公司。
記者多方尋訪這位目前正在日本的社長的聯繫方式而未得。在「愛彼希」總部的網頁上,記者看到這樣的簡介:國際移植(中國)網路支援中心,成立於2003年,地點設立在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移植研究所,是專門面向外國人的移植援助機構。與北京辦事處網站不同的是,總部網站主要介紹了腎、肝、胰等臟器移植的援助項目。
和手術醫生面對面
與「脊髓損傷(中國)國際回覆支援中心」有密切合作的黃紅雲醫生,近一兩個月來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忙人。他的辦公室裡,電話鈴聲不斷,助手們行色匆匆。接診外國病人之前,現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神外二科主任的黃紅雲,已經給近400名國內脊髓損傷患者做了幹細胞移植手術。在路透社、日本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等國內外媒體紛紛報導中國率先將一種前沿的嗅鞘細胞(幹細胞的一種)移植治療法應用於臨床手術之後,黃醫生開始有了「國際知名度」,記者採訪過程中,不斷有世界各地諮詢手術事宜的電話打來。
按黃醫生的話說,他現在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做嗅鞘細胞移植手術的人。他告訴《青年參考》記者,這種手術已經被證明,是目前唯一能夠幫助晚期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恢復部分脊髓神經功能的治療方法,其他臨床治療試驗尚無有效結果的報導。
美國人德伯特先生10年前在一次意外中扭傷了脖子,如今,他也在北京接受黃醫生的手術治療。他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說:「我受傷30天後,我的外科醫生走進我的房間,告訴我我將不能再走路了。那太讓人沮喪了。」「我想能夠自己解開和繫上褲帶,」德伯特先生說,「這樣我太太就不用每天陪著我,以防我要去洗手間。」
德伯特先生接受了黃醫生的手術,效果有待觀察,而在黃醫生給《青年參考》記者演示的其他患者手術前後的錄像資料中,一位受傷10年的遼寧本鋼的老工人,手術3週後第一次自己舉杯喝水,似乎預示了德伯特即將迎來的新生活。
手術用流產胎兒從哪裡來?
「我們之所以可以率先做臨床手術試驗,在於我們的資源豐富。」黃紅雲告訴《青年參考》記者。這個「資源」,指的就是在歐美國家引發倫理爭議的可用於醫學試驗的流產胎兒的胚胎。而在中國,因為不存在對類似倫理問題的關注及政府對醫學試驗的過多限制,流產嬰兒胚胎的獲得和使用都很平常。
北大第一醫院婦幼保健院的劊艷榮醫生告訴記者說,院裡流產嬰兒的胚胎在經過親屬簽署同意書之後,就會交由醫院用於醫學研究,同時,也用於別的醫院的臨床手術。
「我是個堅定的抵制流產者,」德伯特先生說,「但是我同時相信我的手術,並不是導致流產的原因。流產在我選擇是否使用胚胎組織細胞之前已經發生了,所以我把這個選擇等同於是否接受器官捐贈。」
(編者注,應日本病人家屬的要求,本文中的病人名字為化名。)
什麼是幹細胞?
幹細胞就是人體中尚未分化,具有多種分化潛能、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原始細胞。幹細胞技術得到突破,人類就可以像機器換零件那樣,隨時更新自己身上損壞、衰老的器官組織,像白血病、愛滋病、帕金森氏病、脊髓損傷等都可治癒。目前,最有應用價值的幹細胞只能來自胚胎,也就是在發育2個月之內的嬰兒胚胎上。這種細胞叫胚胎幹細胞,它能夠分裂成為各種組織和器官,又被稱為「萬能細胞」。
青年參考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日本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