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宇宙變得越來越暗 星雲越來越熱

據《新聞週刊》報導,一項最新的天文學研究結果顯示,和以前天文學家認為的不同,宇宙中恆星的形成達到高峰期的時間要比他們預料得近得多,宇宙將繼續變得越來越暗。

理論上的大爆炸發生後不久的宇宙非常擁擠,也非常混亂,各個恆星的質量要比今天大得多。巨大的恆星死亡得速度很快,在數十億年之後它們可以爆炸。那些原始的爆炸迅 速將新的更重的元素在初生的星系裡播下了種子,形成一代又一代的恆星。這些恆星的質量要小得多,但產生新恆星的速度非常快。與此同時,宇宙中的自由星雲沿重力線向節點集中,這些節點有點像蜘蛛網中上的水珠,更多的星雲接合,意味著更多恆星的誕生。

現在,科學家尚無法準確地瞭解它是如何演化的,但恆星在某個時間段形成的速度確實令人吃驚。據以前的估計,恆星形成的高峰期大約是在80億年前,但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恆星誕生的高峰期差不多是在50億年前,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太陽系形成之前形成的。自那以後,恆星的誕生率就開始急劇下降。確定恆星誕生的高峰期、理解恆星的消亡率可以幫助天文學家更好的理解宇宙以及宇宙裡的星系的演化過程。

當星雲因自身重量的壓力而崩潰時,恆星就開始形成。星雲本身是星系的一部分,而星系被認為在某個時間段靠吸引周圍的星雲(將星雲壓縮從而引發恆星的形成)以及與其他星系合併而變大的。這兩個過程直到今天仍在繼續,只不過不像過去那樣劇烈而已。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天文學家阿蘭.希文斯表示:「在未來的數十億年裡,夜空將逐漸變暗,但新一代的恆星仍會在一定的時間裏繼續形成,恆星死亡時拋出的物質會形成新的恆星。」希文斯還解釋了恆星形成的速度和數量正逐漸下降的原因:宇宙仍在膨脹,其內部結構仍在演變。物質繼續被拋進星系和星系群中,拋進更大質量的星系中,星雲變得越來越熱,熱氣膨脹,而不是收縮,在有些時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氣體太熱,以致於無法崩潰,於是形成更多的恆星。恆星的形成不會很快就停止,但重要的變化正在出現,在未來數十億年裡,夜空將逐漸變暗。那麼,何時恆星不再形成?這個時間很難確定,估計至少會數萬億年以後。

這項研究結果是希文斯和美國賓州大學的羅爾.吉米尼茲通過對斯隆數碼天空調查探測儀觀察到的近10個星系進行分析後得出的。他們設計了一套電腦程序,可以更快地分析每一個星系的光譜,從而揭示星系中恆星的平均年齡。吉米尼茲說:「如果我們想搞清楚宇宙結構的形成與演化,我們就需要搞清楚這些恆星的歷史。幸運的是,我們可以搞清楚這些恆星的歷史。通過分析某個特別星系發出的光,我們就可以看到那 個星系的的整個『化石記錄'。」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4月8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