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1日出生於四川雅安的王可1991年隨父母赴美。美國2003屆高中畢業生,現已經被美國哈佛大學錄取。曾是美國國家獎學金、美國大學婦女聯合會傑出女性科學獎、倫塞勒數學及科學獎的獲得者。作為王可的父親,王伯慶不但陪伴女兒,鼓勵女兒,甚至赤膊上陣指導女兒;而且也思考、比較不同教育制度的優劣,反思自己對女兒教育的成敗得失。
《家有小鬼子》
是一本紀實性小說,由父親王伯慶親自撰寫,記錄的是21世紀最初兩年居住在美國的華人女兒王可的中學故事。但它涉及的教育問題意義深遠。仔細閱讀華裔孩子王可的成長經歷,我們可以看到什麼是新世紀對中國教育文化的機會和挑戰。21世紀的人才應該是有志向,信心及良好的自律力。他們自信又謙遜,善於溝通又不隨大流,具備獨立的個性及自尊,有獨立思維的能力,有愛心,具備社會責任感和良知。他們關係時事,具有國際化的眼光。也就是說21世紀的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而父女合著的《成長1+1》一書從父親和女兒兩種視野、雙重角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子女教育的鮮活的、溫暖感人的成功案例。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如何爭吵,如何化解爭吵,最後從爭吵中學到的有意的教訓
王伯慶認為,家庭教育方面,中西方各有優劣。他說:中國家長非常重視孩子學業,願為孩子的教育犧牲時間和金錢,缺點是對考試、分數關注過多,忽略了性格培養。
美國家長則恰恰相反,他們樂於同孩子交朋友,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但很少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在學習上,他們甚至因為怕孩子「吃不消」,阻撓孩子少選修艱難的課程。
王伯慶認為,成功的教育方式就是將兩者有效結合,找到一個平衡點。他說,在美國第二代移民往往最出色,為什麼?就是因為同時感受過中西教育的父母,擁有跨國界的教育方法。他說:這種中西教育相糅合的教育方式教育出來的孩子會「性格健全,學習成績優秀。」
在他看來,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教育都面臨危機和挑戰。一些美國家庭對公立中小學失去信心,為了不讓孩子沾染惡習,把孩子領回家自己教育。而中國的教育則面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過度等問題。「父母是孩子的啦啦隊」
18歲期間,王可沒有買過一件不打折的衣服。節儉、善良、勤奮吃苦、做事有計畫……在王伯慶眼裡,這些都是女兒王可的優點。而這些優點完全是靠從小培養和熏陶。
王伯慶說:家長是孩子最初的老師,在家庭教育中平等溝通很重要。孩子學會這種平等的溝通方式,在長大以後,也會用這種平等的方式與別人溝通。他說他從來不打罵王可。解決分歧的方式是與孩子平等交流。
王伯慶說:「父母永遠是孩子的啦啦隊。」
教育的確影響孩子的一生,身為父母你們是否能夠擔此重任?每個父母的正確觀點會有所不同。你也許未曾聽到過:父母應該友好、理解、溫柔,導師加朋友,也要哺育;希望孩子最好但要瞭解孩子的極限,鼓勵孩子挑戰自己。
孩童時代只有一次,我們期待和父母共同經歷這一美好時光。?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北美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