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1日出生于四川雅安的王可1991年随父母赴美。美国2003届高中毕业生,现已经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曾是美国国家奖学金、美国大学妇女联合会杰出女性科学奖、伦塞勒数学及科学奖的获得者。作为王可的父亲,王伯庆不但陪伴女儿,鼓励女儿,甚至赤膊上阵指导女儿;而且也思考、比较不同教育制度的优劣,反思自己对女儿教育的成败得失。
《家有小鬼子》
是一本纪实性小说,由父亲王伯庆亲自撰写,记录的是21世纪最初两年居住在美国的华人女儿王可的中学故事。但它涉及的教育问题意义深远。仔细阅读华裔孩子王可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新世纪对中国教育文化的机会和挑战。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有志向,信心及良好的自律力。他们自信又谦逊,善于沟通又不随大流,具备独立的个性及自尊,有独立思维的能力,有爱心,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良知。他们关系时事,具有国际化的眼光。也就是说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而父女合着的《成长1+1》一书从父亲和女儿两种视野、双重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子女教育的鲜活的、温暖感人的成功案例。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争吵,如何化解争吵,最后从争吵中学到的有意的教训
王伯庆认为,家庭教育方面,中西方各有优劣。他说:中国家长非常重视孩子学业,愿为孩子的教育牺牲时间和金钱,缺点是对考试、分数关注过多,忽略了性格培养。
美国家长则恰恰相反,他们乐于同孩子交朋友,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但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学习上,他们甚至因为怕孩子“吃不消”,阻挠孩子少选修艰难的课程。
王伯庆认为,成功的教育方式就是将两者有效结合,找到一个平衡点。他说,在美国第二代移民往往最出色,为什么?就是因为同时感受过中西教育的父母,拥有跨国界的教育方法。他说:这种中西教育相糅合的教育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会“性格健全,学习成绩优秀。”
在他看来,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教育都面临危机和挑战。一些美国家庭对公立中小学失去信心,为了不让孩子沾染恶习,把孩子领回家自己教育。而中国的教育则面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度等问题。“父母是孩子的啦啦队”
18岁期间,王可没有买过一件不打折的衣服。节俭、善良、勤奋吃苦、做事有计划……在王伯庆眼里,这些都是女儿王可的优点。而这些优点完全是靠从小培养和熏陶。
王伯庆说:家长是孩子最初的老师,在家庭教育中平等沟通很重要。孩子学会这种平等的沟通方式,在长大以后,也会用这种平等的方式与别人沟通。他说他从来不打骂王可。解决分歧的方式是与孩子平等交流。
王伯庆说:“父母永远是孩子的啦啦队。”
教育的确影响孩子的一生,身为父母你们是否能够担此重任?每个父母的正确观点会有所不同。你也许未曾听到过:父母应该友好、理解、温柔,导师加朋友,也要哺育;希望孩子最好但要了解孩子的极限,鼓励孩子挑战自己。
孩童时代只有一次,我们期待和父母共同经历这一美好时光。?
- 关键字搜索:
- 北美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