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意義非常重大的訪問。美國首先要看一看中國官員在中美如此高規格對話中如何碰觸台海關係問題,」美國前任國防部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現任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副會長的坎貝爾(Kurt Campbell)說。他認為海峽事務必定受到更多注意,成為溫家寶總理訪美的焦點。「我相信美國想要中國施加更多壓力,讓北朝鮮吐出核項目。中國將盼望美國幫助對抗來自臺灣問題的壓力。
「議事日程的第二件是北朝鮮問題。美國目前被來自伊拉克的種種難題困擾,現在最不想看到的是朝鮮半島冒出危急情況,所以美國必將在此尋求中國的一臂之力。預計兩國在北朝鮮問題上的討論會有比較豐碩的成果,」坎貝爾在接受《華盛頓觀察》週刊的專訪時說道。
溫家寶訪美旨在「拉關係」
紐約州漢密爾頓大學(Hamilton College)的中國問題專家李成博士(Dr. Cheng Li)認為溫訪美的重要性是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同彼此瞭解不多的華府高層,尤其是美國總統及國務卿,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他說政策上,中國希望明確對臺灣問題的態度,解釋中美貿易摩擦中國的立場和所關心的問題,在中美貿易關係方面,溫家寶會帶來一些大的購買合同。
「這次美國之行,溫家寶應該帶來的信息是中國作為經濟強國以及世界舞台上一個負責任的國家願意同美國好好相處。經濟問題應該是溫家寶帶來的關於中國新領導層的主要信息,然而政治改革目標也應該放上桌面。美國希望看到的是國際貿易中尊重許諾、積極配合支持美國領導的反恐之戰和中東問題解決的中國,」李成博士說。
對於楊利偉隨訪之說引起的風波,李成博士說,他看到這一傳聞感到非常驚訝。「首先不知道`隨訪`之說本身是否屬實。如果北京對此果有其想的話,那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李成博士說,「這是中美兩國的國事訪問,不是打民族主義情緒牌的時候。」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東北亞項目負責人卜睿智(Richard Bush)也認為溫家寶訪美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提升兩國領導人的私人關係。
「中國期望借溫家寶之行繼續鞏固兩國在高規格互訪方面的行為模式。小布希已經造訪中國;胡錦濤作為副主席時訪問過美國;預計副總統切尼將訪問中國。雖然這些高層會晤預計不會帶來中美關係的重大突破,但是高階會晤可以幫助加強中美領導人相互的瞭解和私人交往,這會對雙邊關係有所幫助,」卜睿智說。卜睿智是克林頓政府任內直接負責美臺關係的美方最高官員。
他認為美國會在溫家寶訪問時將兩件事放在議事日程的首位,一個是北朝鮮局勢,美國希望在下一輪六方會談前同中國對話和比較彼此的立場。其次,因為溫家寶是國務院總理,所以是合適的人協商雙邊貿易問題。
「外交風格方面,中美調了位置……」
「目前的中國新領導人比早先的中國領導在對外政策方面老練得多。他們比小布希政府在外交風格上更柔軟、微妙和更精工細琢。他們的這種風格對亞太國家比較有吸引力。在外交政策風格方面,中美正好調了一個位置,胡溫政權下的中國政府變得更加熟練、游刃有餘、讓人舒適,而美國卻變得咄咄逼人,讓別的國家覺得刺耳和如鯁在喉,」在接受《華盛頓觀察》週刊的專訪中,坎貝爾如此評價中國新領導人的外交風格。
著有《中國領導人: 新一代》(China's Leaders: The New Generation)的李成博士同意坎貝爾對中國新領導人外交不像往屆政府官員那樣僵硬、作風更為老練的評價,雖然他認為胡溫政府在上任前在外交上沒有很多經驗。李成博士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很明顯他們在外交政策上做很多『家庭作業』。比如將SARS提為共同敵人,將中國的愛滋病問題帶入世界媒體,打國際主義牌。」
「這屆政府,同往屆政府明顯有所區別的是,對媒體並不怎麼害怕。當胡錦濤在澳大利亞訪問,碰到示威抗議的人,胡錦濤並不惱怒,反而向他們招手,」李成博士說。
溫家寶面對臺港媒體更是處理得嫻熟。當6月30日溫家寶在訪問香港淘大花園小區時,他親手抱起了一個母親死於SARS的嬰孩,向居民道歉未能早些來訪。在 SARS危機剛過港人滿腔憤懣的時刻,溫家寶卻通過頗有人情味的表現在港人中贏得「人民的總理」的美譽。溫家寶極為重視在美國塑造良好形象,已經安排了在包括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和美國外交學會等華盛頓九個機構進行公開演講。
「中國新領導人在對外政策上,尤其在經貿關係領域,原則性和靈活性統一。在可能對中國經濟造成很大衝擊的人民幣升值問題上,中國堅持了自己的立場。但是在其他方面表現出靈活的姿態,積極配合美國的要求,」李成說。
溫家寶是中國最受民眾歡迎的領導人之一,然而在打造國際形象方面還需要花一番功夫。他最近在中國愛滋病問題上的表現贏得不少國際媒體的讚譽。李成博士說, 「溫家寶的親民形象由來已久,包括98年抗洪,2003年反SARS危機赴北京大學座談,但是國際上對此瞭解不多。」
卜睿哲認為不易評估近一年中國的變化是新領導人的所作所為還是上一屆領導人延續下來的政策風格。他說,「不過至今為止,中國政府在回應SARS危機方面表現良好,滿足國際社會增加政府透明度的要求,在朝鮮半島上發揮了主動積極的作用,而在台海局勢中至今比較節制。我不會說中國對外關係正趨於強硬,幾年來,中國一直在探索以新的方式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一個積極角色。」
目前的中美關係是七十年代以來最佳時期?
坎貝爾說他同意鮑威爾國務卿關於目前的中美關係是自七十年代以來最好時期的說法,當然,中美關係事實上千頭萬緒,比這簡單的一句結論要更加複雜得多。
「雖然鮑威爾國務卿稱美中關係是70年代以來最好的時期,但是誰也不相信,」李成博士說。「中美關係有很多問題暫時無人可以解決。不過不管怎樣,鮑卿的話在那裡。美國不會支持臺灣公投。」
藍德公司(Rand Corp)的中國問題專家、亞太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毛文傑(James Mulvenon)認為中美仍然處於戰術合作(tactical cooperation),而非一些學者所說的戰略合作(strategic cooperation)階段。
「如果再來一次臺灣危機,我看不到中美關係在處理問題上和以前會有什麼不同。不像尼克松和毛澤東時期,我不認為兩國戰略關係的基礎和本質有任何根本性的改變。中國學者和官員對中美關係期望過高了。」毛文傑說。
最近讓中美關係逐漸吃緊的經濟問題,坎貝爾預計說,會是臺灣和北朝鮮之外的第三個中美議題。中美經貿關係會談中,小布希政府會表達中國是否同美國在進行「公平貿易」的關心,預計中國會將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放上台面。
「經濟貿易交往的發展一直是中美關係的穩定力量,然而這一關係竟然會在未來和目前操作實際中引起兩國眾多爭議,這是讓人擔心的趨勢,」坎貝爾說。
毛文傑認為解決中美經濟摩擦,中國應該不僅只做象徵性的犧牲,而應該為真正實施WTO解決結構性問題,譬如保護知識產權。「而美國應該做的事是解決中國人入美簽證問題,簽證許可問題上美國不應該將中國人同『基地』分子一樣對待。鬆動中國人赴美簽證將有利於中美雙邊貿易,」毛文傑說。
「臺灣問題上,中國正在犯幾個錯誤……」
溫家寶的訪問本來是以經濟議題為主,但是看來主旋律已經改為「臺灣、臺灣、臺灣」。中國和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目前面對一個嚴肅的挑戰。
「臺灣問題上,北京正在犯幾個錯誤,」藍德公司的中國問題專家毛文傑(James Mulvenon)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
他說北京過去對大陸方面的軍事恫嚇實際幫助陳水扁拉選票的分析是正確的。「人民日報最近一篇社論稱目前的台海形勢比1996年時還要嚴重。我相信北京在此是小心翼翼地選擇字眼的。看來北京在放棄2000年以來實行的『口頭上不提武力』的節制政策。」毛文傑說。
毛文傑說北京有一個誤解,認為美國因為伊拉克問題而對台海局勢不像以前那樣關注。
「這是錯誤的看法。當然同樣錯誤的是北京『聚焦』美國,力圖通過美國之手控制臺灣問題的惡化。」毛文傑警告說。「我最近常聽到中國學者說鮑威爾都說了『中美關係是70年代以來的最佳時期』,所以你們就應該幫助我們解決臺灣問題。事實上是,我們無法解決臺灣問題。臺灣是一個民主政體。我不知道中國人是怎麼得到這樣一個印象,認為美國可以控制臺灣的一舉一動。美國在台獨問題上明明白白地警告了臺灣政府,但是我們能做的就這麼多。」
「在臺灣問題上,我認為美國應該在重複『一個中國』立場之外,另有所準備,」毛文傑最後說。
卜睿哲說最近爆炒的的美國「反對」還是「不支持」台獨的字眼遊戲純屬無稽之談。他對《華盛頓觀察》週刊說,「中國一方的確對美國如何闡述對臺政策頗為矚目。但是,如果你看一看美國對臺武器銷售,美國所做的就是中國人界定為支持臺灣獨立的行為。」
在大陸-臺灣關係上,卜睿傑建議說,「在臺灣問題上,中國應該取消預設的條件,同臺灣進行無條件對話。如果預設談話條件,你可以保證談話不可能發生。其次,中國應該停止和減少針對臺灣集結軍力,因為這會製造不穩定情緒。第三,更加有創造性同臺灣進行政治談判,包括改變一國兩制的內容。」
在上屆臺灣大選前,中國就應該同陳水扁進行接觸。他說2004年,北京又面對老問題,包括如何同新臺灣領導人接觸。
陳雅莉,《華盛頓觀察》週刊,2003/12/3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溫家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