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聽到鄰居的白人孩子們哼唱這首美國流行歌曲的片斷歌詞。我想,這可能又是一首上了排行榜的男歡女愛、打情罵俏的通俗歌曲吧。
晚上看電視,又聽到這首名為《愛在何方》的流行歌曲。聽兒子說,這首歌已經連續六週名列榜首了。"是嗎?"我心不在焉地說著,湊近了電視,想看看字幕中的歌詞到底在唱些什麼。
看清了歌詞,我不禁拍案叫絕:這是當下頗為流行的"說唱混合法",電視中的黑人男女說一段,唱一段,他們穿著花哨,動作誇張,但他們說唱的內容卻頗為嚴肅,談的是與男歡女愛沒有什麼關係的國際政治,其中"恐怖主義"、"中央情報局"、"三K黨"、"化學毒氣"這類的政治流行詞不時出現,其亦莊亦諧的效果恰如《紅樓夢》中的行乞僧談論人生哲理的《好了歌》:
"戰爭正在進行,原因仍然不祥,
真相成了秘密,動機也被隱藏,
如果你永遠不知道真相,
那你也永遠不知道愛在何方......"
不知道歌詞中所說的"戰爭",指的究竟是據說已經"結束"、但仍然硝煙不斷的伊拉克戰爭,還是歷史上所有的戰爭?究竟是字面意義上的戰爭,還是引申意義上的戰爭?
也許歌詞說的模糊、抽像一些,正是此歌名列榜首的原因之一:不管老中青,無論左中右,大家都可以各自解讀,似懂非懂地哼唱幾句。
"雙喜"並不同時"臨門"
離開客廳,來到樓上的書房,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一條消息:"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於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召開。"
另外一條消息則說:"中國將於10月15日至17日擇機進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此前,海外傳媒一直盛傳中國將在這次三中全會召開期間進行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以便讓與會代表在開會期間聽到載人飛船傳回的聲音。
為什麼中共如今有意不讓"雙喜"同時"臨門"?是因為開會的中共精英們對首次載人航天沒有把握,擔心一旦發生空難將會破壞會議"圓滿結束"的氣氛?還是因為他們對載人航天勝算在握,想在解決了政治難題之後以輕鬆的心情觀看飛船升天?
誰也不知道答案。中共的權力運作至今仍然密封在黑箱之中進行,就連這次中共罕見地提前預告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也是一次閉門會議。圈外人只好在門外揣測。
美國《華盛頓郵報》從中國的飛船熱中嗅出了中共權爭的硝煙味。
《華盛頓郵報》說,中國第一艘載人太空船"神舟五號"進入太空軌道之後,中共總書記胡錦濤、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都將和太空人透過熱線對話。該報分析說,發射載人太空船似乎也形成了胡錦濤、江澤民之間微妙的權力鬥爭。
香港《太陽報》則隔著厚重的大門,試圖聽清會場內的吵鬧聲。
《太陽報》說,江澤民以普通黨員身份出任軍委主席已近一年,三中全會是否會討論其去留問題,頗受外間關注。該報還說,數月前,北京曾傳出有部分中共元老上書中央,希望江辭去軍委主席職務,以加速中央領導層年輕化;9月6日,人民網曾刊登鄧小平1989年的辭職信,但隨後被撤稿,引起不少猜測。
前八九學生領袖、現任海外民運刊物《北京之春》社長的王丹,也很想弄懂會前來自北京的種種傳聞的確切含義。
王丹最近在一篇題為《三中全會之際北京政壇氣氛詭異》文章中,描述了三中全會召開前中共高層的種種"不尋常動作",他特別指出,江澤民國慶節那天"超出常規",突然登上天安門城樓,此舉"使北京政壇氣氛的詭異推到了頂點"。
又是一個三中全會
而中國官方傳媒對十六屆三中全會的報導和評論更耐人尋味。
中國官方網站"新華網"的一篇評論這樣寫道:"又一個三中全會,又一座期待中的里程碑。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將中國經濟推入'改革開放'時代;1993年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而十六屆三中全會,將討論研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問題和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但是,自從1978年以來,中共總共開過六次三中全會,為什麼這篇評論只提這三次三中全會呢?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鄧小平的"遵義會議":就像毛澤東在遵義會議上確定了他在中共黨內的領導地位一樣,鄧小平也在這次會議上確立了他在中共黨內的主導地位。十四屆三中全會召開時,中共總書記是江澤民。鄧小平南巡講話後,江澤民的地位曾一度不穩,後來,他以接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概念的方式,重新贏得了鄧小平對他的"第三代領導核心"地位的接納。十六屆三中全會則是胡錦濤擔任中共總書記以來的第一次三中全會。
按照"新華網"這篇評論的邏輯,難道這次會議是胡錦濤的"第四代領導核心"地位獲得接納的標誌?
不過,如果此說當真,又怎麼解釋《華盛頓郵報》的"胡江爭與太空人對話"的說法呢?難道"爭話筒"一說不過是西方傳媒隔霧看花的演繹?
此外,"新華網"這篇評論有意避而不談的另外三次三中全會,又是由誰主持的呢?
還是用中共自己的官方黨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的文件用語吧: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舉行,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決定》闡明瞭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緊迫性,規定了改革的任務、性質和各項基本方針政策,提出了社會主義經濟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有計畫的商品經濟。"
誰都知道,這次會議標誌著中國的經濟改革開始從農村擴展到城市,意義不能說不重大。但這段官方歷史沒有提及的是:主持那次會議的是當時的中共總書記胡耀邦。胡耀邦後來因"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被罷官。
"1988年9月26日-30日: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舉行。全會確定,明後兩年改革和建設的重點突出地放到治理經濟環境和整頓經濟秩序上來。全會原則通過了《關於價格、工資改革的初步方案》。"
人們也都清楚價格、工資改革對中國經濟改革的重要性。但這段官方黨史沒有寫的是:主持那次會議的是當時的中共總書記趙紫陽。趙紫陽後來因為"六四"期間反對出兵鎮壓學潮而被免職。
主持1998年10月12日-14日召開的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的也是江澤民。與十四屆三中全會不同的是:此時鄧小平已經去世,江澤民頭上已不再有太上皇"垂簾聽政"。除毛澤東之外,江澤民是中共歷史上第二位主持過兩屆三中全會的"一把手"。
那麼,主持這次三中全會的新任總書記胡錦濤的命運,究竟是與鄧小平、江澤民類似呢,還是與胡耀邦、趙紫陽相彷?
總把新桃換舊符?
不知為何,從"新華網"這篇評論的用語"又一個三中全會",我突然聯想起1976年初張春橋所寫《有感》中的那句句型相似的"名言":"又是一個一號文件":
"又是一個一號文件。
去年發了一個一號文件。
真是得志更猖狂。
來得快,來得凶,垮得也快。
......
爆竹聲中一歲除,東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975年的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任命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不到一年,鄧小平在與張春橋等"四人幫"的較量中敗北;1976年的中共中央一號文件任命中間派人物華國鋒主持中央工作,對毛澤東這一決定深感失望的張春橋寫下了《有感》,預料華國鋒也像鄧小平一樣"來得快,來得凶,垮得也快",並援引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的詩《元日》來表達他欲使中國政壇"送舊迎新"的願望。
但是,隨後的歷史演變,其戲劇性卻讓最有想像力的小說家的虛構也黯然失色:先是毛澤東去世;不久,張春橋及其同夥被華國鋒逮捕;再過幾年,華國鋒在權鬥中失利,被鄧小平取代;其後,中國上上下下大小衙門紛紛"舊符換新桃"。
不知為何,我腦海中又迴盪起那首美國流行歌曲的曲調來:
"戰爭正在進行,原因仍然不祥,
真相成了秘密,動機也被隱藏......"
也許,中國的政治也是一首流行歌曲,其真實含義只有作者本人──高層圈內玩政治的人──才清楚,包括我在內的圈外人,儘管津津有味地反覆哼唱,但對歌中所唱的"戰爭"的原因、真相和動機,至今依然似懂非懂。
(BBC)(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BB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