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鄭在天:窮途末路的中國

 2003-08-01 07:58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多年以來,雖然在廣大人民的艱苦創業與不懈奮鬥下,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各個領域取得了不少成就,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矚目,但巨大的付出,並沒有換回滿意的收效,真可謂是事倍功半。這自然造成了民眾心理的極度不平衡,並產生了怨憤情緒。而中共領導集體並沒有多大功勞可言,卻強行霸佔了群眾絕大多數的勞動成果。這是目前國內最為主要的矛盾。

日積月累起來的矛盾,壓抑已久的民怨眾憤,必然會以各種政府所畏懼的形式來表達,以求得政府的重視,並獲得解決的渠道。1989年天安門事件中,大學生極具規模的和平請願運動便是如此。天真的人民高估了政府的人性,低估了政府的手段。最後的結果是,政府軍隊血腥地鎮壓了靜坐請願的學生。政府以暴力維持了自己的統治,也維持住了他們僅存的利益,直到今日絲毫沒有改變。

而今日的中國卻是矛盾重重、危機四伏。香港民眾要求特首董建華下臺的呼聲不絕於耳。臺灣的和平統一遙遙無期,因為,臺灣人民拒絕「一國兩制」,不願步香港的後塵。中國大陸內部更是一塌糊塗:高層的權力鬥爭鬥得頭破血流、你死我活。非典疫情已經導致經濟等多個領域的極度萎縮,其肆意蔓延不知何時是盡頭。國際輿論的指責與行動的隔離,要修復中國這個不負責任之大國的形象極為困難。況且,胡錦濤政府是否有這個能力與魄力,也值得懷疑。中國的確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的境地。

胡錦濤政府的作為,主要在於轉變這種局面。目前世界民主化的潮流浩浩蕩蕩,人民的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各種矛盾也會因為政策開明、輿論監督、法律權威的健全而得以及時獲得解決與舒緩。而這種民主體制決定了執政黨雖然有執政的權利,其權力卻是來源於廣大人民的授權。這能夠從根本上杜絕權力的氾濫化與恐懼感,因為輿論監督的權威、憲法至高無上的權威、以及開明政策的權威,都起到了一種強制性作用。有了這些明顯的作用與壓力,執政者必須高度負起責任,為人民負責,更是為自己負責,否則他們就要滾蛋。

國內的政治體制,一黨獨大,控制了整個中國。現在又企圖把黑手伸向香港同胞,未來可就是臺灣。專制獨裁的君主制,雖然掩飾以人民代表大會制的冠冕堂皇,的幌子下,卻有專政者(君主?)控制整個制度。君主說一不二,說東不能向西,有異議者無地葬身啊。媒體輿論更是江山一片紅,到處都是鶯歌燕舞、盛世太平、美好人間、世外桃源啊,視人民的困難、危難、災難、苦難於不顧,一切圍繞在君主的核心周圍,一切聽「偉光正」的黨的指揮。更可惡的是,中共直接控制了媒體的自由,輿論失去監督作用,只是一種傳話筒的擺設罷了。中共強制全國人民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不得有跟黨的政策方針、路線理論不同的聲音,不得討論一些中共極為敏感的詞語,譬如,法輪大法、民主自由。人民的問題與矛盾未能及時合理地表達出來。這就促成了社會的極度動盪不安,大型的暴風雨隨時可以來臨。

一個不懂得緩解社會危機的政府,是一個無能、無用的腐朽政府;一個不開明、不民主的政權,是走向沒落、深淵、死胡同的政權;一個不為民、為眾謀求幸福、只盯住眼前利益、拚命掠奪個人財富權勢的領導者,是一個鼠目寸光、無德無才的卑恥混蛋。胡錦濤及其新政府並沒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人民的期待也許很快就會落空。

指望胡氏政府改革是沒戲的。從14年前的「6.4」大屠殺案件,以及幾年前的法輪功「群體滅絕」案件,到近期不斷發生的一系列有違憲法精神的案件--廣為人知的劉荻被捕案件、遼寧工人領袖姚福信、蕭雲良案件、異議人士黃琦案件、被收容致死的孫志剛案件、《21世紀環球報導》被停刊事件、楊子立等4人的「新青年學會案」、……--胡氏不但沒有反思悔改、積極進取,平反這些大案、要案、重案、冤案、假案、錯案,為民做主,為萬世開太平,反而變本加厲,擴大了壓迫知識份子的力度與強度,剝奪了人民擁有自由言論的權利,從而導致了民主化進程的倒退。從此,中國人民點燃起來的一絲希望,又立刻會熄滅了。

而這,也是胡氏政府的唯一機會。他接過江澤民手中的槍,會繼續把中國推向懸崖邊緣、推向窮途末路嗎?

(原載《民主論壇》)(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