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美國總統布希以些微差距贏得勝選,有些民主黨人士總是認為布希的權力正當性不足,在參眾兩院也不願支持布希的重大政策。去年九一一,美國遭到國際恐怖組織攻擊,國家安全與經濟表現都受到衝擊,成為布希上任後最大的考驗。這次期中選舉之前,布希所面對的主要是攻打伊拉克及經濟問題,而布希也在選舉期間前往各地助選,間接爭取美國民眾對其政策的支持。兩黨的選戰主軸,儼然有「反恐牌」與「經濟牌」對決之勢。
結果,共和黨在眾議院、參議院都取得主控權,州長選舉方面成績也不錯。許多美國的政治評論家認為,這項選舉結果顯示,多數民眾固然關心眼前的經濟問題,但也同樣關心長期的安全問題,這對於布希是重大的政策背書,有助於布希攻打伊拉克、推動減稅、成立國土安全部以及任命聯邦法官。而且,民主黨在幾個具有指標性意義的州遭遇挫折,甚至有可能問鼎二○○四年總統選舉黨內提名的人選也在這次選舉出師不利,這對布希邁向連任之路自是利多消息。
反觀中國,今天中共十六大將正式登場,新的人事布局即將拍板定案。但專制統治中國的中共至今尚未建立民主體制,所謂的權力轉移完全是由黨的寡頭來決定,與十三億中國人民沒有關係。換言之,新的權力班子只需由原有的政治局常委欽定,人民只能事後表達擁護。根據過去的經驗,中共的最高人事布局不到最後一刻不會揭曉,其原因在於黨內的寡頭需要互相討價還價,以確保自己的政治利益延續下去。有人以此證明說,至少現在中共內部已經有民主的雛形了,如果這也算所謂的民主,真算是二十一世紀的一大笑話了。
二十多年來,中共在推動經濟改革的同時,對政治改革極力抗拒,不惜開槍射殺要求民主的學生、民眾。中共黨內所講究的是論資排輩,天安門事件後的政治局常委即使在十六大退下,形式上把權力交給第四代領導班子,但事實上他們只是隱身幕後,隨時可以跳到幕前干預政治。一九八九年,鄧小平等幾個老人發動宮廷政變,撤換依法定程序上臺的領導人,把江澤民拱上第三代領導班子,大家記憶猶新。一年多來,中共大肆宣傳江澤民的「三個代表」,甚至江澤民全退半退也是個問題,傳聞中的新領導班子也都是原有寡頭妥協的產物,可見中共的不穩定因素仍未解除。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有些人以為中國的政治也會改觀。然而,在改革開放聲中,中國政治最明顯的變化,並不是政治運作模式的合理化,而是中國官員打死也不怕的貪污腐敗。眼見前蘇聯瓦解的教訓,中國高層為了保住共產黨的專制地位,只能寄望於「專制統治+市場經濟」或「開發獨裁」。事實上,這種誤以為人民吃飽就會當順民的作法,不僅會讓共產黨離中國民眾愈來愈遠,也會讓共產黨的「下層結構決定上層結構」理論無法自圓其說。
江澤民說,中國共產黨代表先進生產力、代表先進文化、代表人民根本利益,我們真不知道這種論調的現實基礎到底在哪裡?究竟有幾個人由衷相信?二十年來,受惠於外資挹注,特別是大量的台資,中國經濟成長快速,於此同時,國企改革成效不彰、失業下崗問題、農村剩餘勞力、城鄉差距惡化、政府財政失衡等,逐漸形成威脅社會穩定的不定時炸彈,中國領導人除了束手無策,只能以官樣文章隱瞞事實真相。一如面對兩岸歧見,只能訴諸軍事威嚇,以及空喊過時的口號,完全不能面對現實,遑論解決問題。
上個月布希接待江澤民時,曾當面問及權力交班問題。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點出中國不是一個民主法治的國家,連國家最高領導人的產生都充滿變數。中國經濟得以快速崛起,是外資持續投入的結果。近兩年多來,中國有鑒於美國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需要,以及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加緊利用「市場論」、「工廠論」吸納國際資金,並以此做為推動包括對美外交的槓桿,還悍然拒斥國際社會關切中國的民主、人權以及對外威脅問題。凡此,在在說明中國自身存在諸多變數,絕非符合普世文明價值的穩定力量。
根據美國一項調查,近年來美國民眾中有七十%把中國視為敵國或嚴重問題,有八十%把中國視為主要或次要的威脅。可見在美國民眾眼中,抗拒民主改革的中國,不管成為多大的市場或工廠,長遠來說終究是破壞性因素。布希將中國看成戰略競爭對手,也可以從美國民眾對中國的觀感找到答案。而挾這次期中選舉的勝利,布希自無反向改變政策之理。至於中國能否從動輒逞凶鬥狠的角色,轉變到維護共同利益的角色,如同其他走上民主正軌的國家一樣,對區域和平與國際合作善盡責任,是誰都無法鐵口斷定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中國政策還是「戒急用忍」為宜。
臺灣自由時報11月8日社論(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美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