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共賞析:郭光東:避免「反腐反成烈士」

商人何海生,傾盡全副精力、財力,自報家門,投身與其自身利益並不直接相干的反擊海南司法腐敗的鬥爭,終至英年早逝。對此,我一介書生,除了以「聖人」、「超人」眼光仰視之外,並不敢效仿一二。因為我起碼不具備他「有錢、有理、有膽」的優勢,所以也就不敢攬反腐這個「瓷器活兒」了。
  
與貪官李長河進行「一個人的抗爭」的小幹部呂淨一,每次給上級機關的舉報材料,最後都回到被舉報者的手中,於是身陷囹圄,妻子被殺,自己身受重傷。聯想到這兒,我簡直是不寒而慄了!
  
我不否認這些民間反腐英雄、反腐鬥士的勝利是正義的彰顯,但過於悲壯、慘烈的代價,又不免讓後來者望而卻步。像何海生、呂淨一這樣,不惜一切,把為正義而抗爭當作一種生活常態的「偏執」之人,畢竟在尋常社會裏鳳毛麟角。甚至可以說,反腐鬥士的英雄事跡在某些方面還有「負面」影響。每當出現一位悲壯的反腐英雄,有心舉報腐敗分子的人就會少掉一批。有人評論呂淨一時,曾讚他「捨得一身剮,敢把貪官拉下馬」。但是,試問有幾個「理性」之人,會冒「一身剮」的風險,去拉一個並沒觸犯自己切身利益的貪官「下馬」呢?
  
不過,正義感我還是有的。舉報者與被舉報者的鬥爭無異於一場酷烈的戰爭,什麼情況下老百姓才會自覺舉報腐敗分子呢?我想,首先要確保別傷著自個兒,別吃不到羊肉還惹一身騷。
  
這方面,現代戰爭的「零傷亡」理論倒頗值得借鑒。
  
所謂「零傷亡」,就是在與敵國軍隊交戰過程中,盡力避免己方作戰人員的傷亡,使傷亡近乎於零。
  
「零傷亡」理論的源頭可以追溯至越南戰爭。巨大傷亡數字造成的越戰陰影,使美國在此後相當長的時間裏,沒有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戰爭行動。越戰結束後,美軍開始將「避免過多的人員傷亡」視為戰爭的首要原則。因為一般說來,當戰爭或衝突與美國民眾的利益生死攸關時(如獨立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目前正在進行的反恐怖戰爭),只要能取得勝利,死些人算不了什麼;但是,當戰爭或衝突與民眾的切身利益毫不相乾時(如越南戰爭和干涉索馬里行動),「零傷亡」就是金科玉律,必須堅決遵守。
  
究竟用什麼戰法來達成「零傷亡」呢?除了靠「以空制地」的非對稱作戰、「力生於無形」的心理戰外,「來去無蹤」的隱形戰和「指哪打哪」的超視距精確戰,正日益成為謀求「零傷亡」的看家本領。美軍的隱形轟炸機可以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完成空襲任務,而精確制導武器能在敵方武器系統的有效殺傷距離外,大量消耗敵軍。
  
現在看來,與何海生反腐所在的海南一水之隔的香港,其廉政公署可謂熟諳「零傷亡」戰法的秘訣。
  
古今中外,反腐機關的線索絕大多數來源於舉報人的檢舉。而且,從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提高反腐成效的角度看,具名舉報遠遠勝過匿名舉報。據香港廉政公署資料顯示,因無法與舉報人聯絡,每百宗匿名舉報中,僅有8宗能夠展開調查。
  
為了鼓勵具名舉報,香港廉署針對市民「怕麻煩」、「怕遭報復」的顧慮,建立起多種便利的舉報途徑,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密制度。
  
為方便舉報,廉署成立了24小時辦公的舉報中心,並在香港設立8個分區辦事處,舉報人可親身到廉署總部或各分區辦事處舉報,也可通過電話、函件等方式舉報。在一般情況下,廉署會在收到舉報後的48小時內立即處理。
  
為消除遭報復顧慮,廉署自成立之日起,就制定了嚴格的保密程序。「廉署保密,密密實實」的觀念深入人心。根據「控制知情」原則,所有舉報人的身份絕對保密。只有負責調查該宗案件的調查員,才能獲准查看舉報資料,其他廉署職員則無權翻查機密檔案。一旦泄密,必受刑罰嚴懲。而且,如果被告認罪,或者法庭認可舉報人的書面供詞,舉報人也無需出庭作證。此外,廉署的所有調查工作也絕對保密。根據香港《防止賄賂條例》,任何人不得直接或間接通知受疑人以使其知道正被調查,否則即屬違法。
  
正是得益於廉署上述「隱形戰術」和「精確制導」的舉措,香港反貪工作才獲得了市民的廣泛支持。願意透露個人資料的具名舉報比例,已由廉署成立之初的35%,上升至近期的70%多。加之廉署多年倡廉的心理攻勢以及憑藉調查特權的「非對稱作戰」,香港反貪已完全具備「零傷亡」戰法的各項要素。香港由一個貪污肆虐的城市蛻變為當今世界公認的最廉潔的地區之一,當屬預料之中。
  
反觀自身,我們的反腐舉措確有亟待改進之處。在當前保密程序不嚴、接受舉報機關龐雜、調查措施不甚得力的現實環境下,甚至是舉報材料屢屢回到被舉報者手中的嚴酷現實面前,片面倡導具名舉報腐敗官員,無異於讓羸弱的舉報者和強悍的被舉報者貼身肉搏,其結果必然是誕生更多的悲劇英雄。
  
民謠有云「炒股炒成股東、炒房炒成房東」為人生之大不幸,如果「反腐反成烈士」,相信也是人生之一大不幸啊。

  (作者為華東政法學院博士生,原載南方週末)(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