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在文学史上开启了日本的“物哀”先河。(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平安时代(794~1180年)是日本古代向中世过渡期,对应中国的时代是晚唐和北宋初期。日本天皇极权在平安时代达到顶点,这一时代的文化受唐朝的影响极深,继唐风文化的盛行之后,国风文化兴起,带来了日本古代文学发展的巅峰。平安时代的文学被称为贵族教养文学,有典雅、唯美的特色。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则始于江户时代后期(18世纪)。
平安时代问世的《源氏物语》在世界文学长廊中占有重要的一席,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它的美学价值和写作艺术对日本文化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无法估量。《源氏物语》从男女主人翁爱恨情仇的漩涡中,投射出人性中复杂的矛盾:善良与嫉妒、奢靡与节制、有限与无限、欲望与伦理、自私与奉献、迷茫与醒悟、人性与佛性……对人心灵的震撼千年不变。作者紫式部是平安王朝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紫式部为“全球五大伟人”之一。
紫式部雕像,位于京都宇治桥。(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源氏物语》大致着于1008年,以长达54卷,百万字的规模描述了皇子光源氏及其后代薰君为中心的源氏家族的历史,纵跨70年时空。展现了1千年前日本的宫廷生活、爱情的交织、权利的倾轧,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兴衰。贵族们的恋爱婚姻、情感纠缠、人生烦恼,以及荣华富贵散尽后的遁世出家等,犹如一幅长长的社会风情画卷向读者展现,很多学者称这部旷世巨作为日本的《红楼梦》。
《红楼梦》第一回就比喻贾宝玉出身的贾府是“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身为皇子的光源氏又何尝不是。光源氏生来“光华照人、美艳绝世”,3岁时,生母桐壶更衣因后宫嫔妃的妒忌打击而忧郁病逝。光源氏长大成人,是个聪慧过人、品貌出众、能诗善文、风流倜傥的“情痴情种”,他和一系列女子展开感情纠缠。后宫宠妃藤壶,长相酷似源氏的母亲,成为他的初恋,此后源氏终生都在追求形似或神似藤壶的梦想中的女性,他对门当户对的妻子葵姬的爱始终无法专一。高贵矜持的葵姬不知如何取悦丈夫,葵姬最终像一朵寂寞的鲜花悄悄地枯萎凋谢。源氏天生不热衷仕途,他最终也没能成为皇权期待他的那样,做一个济世治国的能臣,他思想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人生悲剧感和幻灭感,在朝廷看来他是个不思进取的败家子。在世人眼中看来,源氏追求的是对女性的爱恋,而且沉湎其中。
光源氏又爱上了紫姬,她的容貌和藤壶很相似。紫姬在书中被比做日本群芳之冠的樱花,天姿国色、倾国倾城。紫姬应当是光源氏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了。她从幼年起就与源氏相伴,在源氏亲自教养指导下,成长为一个集美丽、才华、贤德于一身的完美女性。源氏完全按照心中所向往的梦想伴侣的形象塑造紫姬,而紫姬在源氏的正妻葵姬死后成为了源氏的嫡夫人,与源氏相伴直至终老。紫姬独享专宠,她是按贵族价值标准由源氏一手培养起来的、“四德皆备”的典范。她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情观都是按照源氏的想法建立的,她所谓的幸福,是“为了他欢乐而活”。她把源氏放荡不羁所激起的哀怨深埋心底,“绝不形于色”,以恬静稳重、温柔敦厚、谦恭宽厚、忍耐顺从的气质示人,这简直就是日本传统女性的典范,每当想起紫姬的形象,笔者便联想起徐志摩著名的那句:“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紫姬为了光源氏而活,就这样活过了一生。在她的生命里除了光源氏就没有其他了。终于熬到源氏年岁已长,收敛了许多,不再眠花宿柳了,可谁知先帝嘱讬将三公主嫁给源氏,紫姬的梦又碎了。她最终回味一生:“这种世态小故事中,结局总是美女子归依一个男子,生活最终安定。但我的境遇却甚独特,总是漂泊不定。诚如源氏主君所言,我较常人幸运,可是,难道我必得忍受常人难忍之愁苦,郁郁以终么?唉,人之一生,何其乏味呀!”她意识到了难言的痛楚,带着永恒的遗憾,溘然长逝。日本著名学者井上靖曾概括古代理想女性的标准和作用:“用美貌和才华来侍奉官廷和博取高级贵族宠爱是贵族妇女的惟一出路,表面似乎是卿卿我我、朝朝暮暮,实质上仍是一场悲剧。”某种意义上说,紫姬的结局较其他女性更为悲惨,因为她尽力完美走完那个社会为女性铺好的轨迹,却埋葬了她的幸福和生命。那么光源氏遵从圣旨的婚姻幸福吗?三公主红杏出墙,光源氏意外得知后备受打击,并默许了三公主的出家,再加上紫姬病逝,光源氏也从此遁入空门,出家为僧。
光源氏的结局,书中独具匠心的设计令无数读者拍案叫绝:第41帖只有题目〈云隐〉,历代学者多认为题目暗示了主人翁源氏之死,题目之下,正文不着一字,是空白,任凭读者想像。这片空白,不见任何悲哀和眼泪,又写出了道不尽的悲哀,如此奇特的构思,在世界长篇小说史中绝无仅有,这也正是日本特有的简约空白之处显见奇异之美。笔者作为中国人,在此处每每能联想起《红楼梦》最后的结局:“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