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得到与身体组成相关的数值,体重计绝对都是最常用的机器。(图片来源:Adobe Stock)
比起身体组成,多数人更常看到的是体重计上的数字。当然体重计不会告诉你体脂肪或净体重有多少,但至少可以快速得到一个参考数字。有些人可能有办法使用DEXA骨质密度检查或水中秤重仪器,但多数常见的方法都无法精准测出体脂率。你当然可以用脂肪夹来测量体脂率,但这样的精准程度就和蒙眼睛的猴子射飞镖一样。随着科技进步,测量体脂的仪器一定会越来越精确,但现在它们的准确性还是有待加强。
透过体重计量体重既方便又便宜。我们不需要超级昂贵的仪器,也不需要用夹子夹你的皮肤,或脱掉衣服跳进水里。至少就目前以及可预见的外来,如果要得到与身体组成相关的数值,体重计绝对都还会是最常用的机器。
“我应该多久量一次体重”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背后含有相当复杂的概念,因为这个问题不只牵扯到人体构造,也和责任、心理状态、个人喜好有关。以下是健身产业常提供给客户的几个建议,让你看看不同人的想法有多不一样:
“每周都要量体重,这样才能追踪体重变化并监控进步。”
“每天都要量体重,这样才能得到每周的平均体重。如果一周才量一次体重,而刚好在测量那天遇到体重波动,得到的结果就比较不可靠。”
“直接把体重计丢到垃圾桶吧。测量体重一点用都没有,甚至会影响心理健康。”
纯粹从资料搜集的角度来看,鼓励每周测量体重其实相当合理。如果你有购买线上教练课,教练可能会要求你常常传相关数据给他,让他知道你的进步情况。如果想减脂却没有测量体脂的机器,你们又要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调整计划呢?如果你的热量摄取过高,长期观察体重数字其实就能明显看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请客户经常量体重其实很有道理。
有些教练可能会想知道更精确的资讯,他们知道影响体重的因素很多,而体脂只是其中一种。毕竟体重很容易产生波动,例如前一天晚餐多吃一点,食物还没消化完全,体重就会大幅增加。肠道活动会让体重产生波动,而我们很难从测量看出,就像体内水分的重量一样;而生理期也会造成体重大幅变化,但这种变化通常跟体脂肪无关。如果每周都量体重,却刚好遇上会让体重增加的生理状况,你可能就会觉得自己变重了,但其实你前几天的体重都还在正常范围。
这样也很合理,对吧?从资料搜集的角度来看,这样可以看到体重计的限制。更常量体重,也许就能不受上述体重波动的影响,毕竟资料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在做决定时就有更多依据,听起来相当合理。
另外,也有人直接建议把体重计丢掉。首先,体重计只能让我们知道体重,无法测出体脂肪和净体重,而我们可能在身体组成大幅变化的情况下,体重却完全不变。我有几位客户的腰围明显小了几吋,但体重却只下降一点点。我也遇过很多人明明外表改变了很多,却因为体重计上的数字没有太大变化而感到气馁。如果身体组成都已经明显改变,却还是对于体重不变耿耿于怀,那这样为什么还要量体重呢?
也有人会为了改变体重计上的数字,不惜牺牲健康。你有听说过要求社员每周上台公开体重的社团吗?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说过,他们有一千种方法可以测量出最低的体重。例如有人会在量体重前一天断食,或直接吃利尿剂,以确保体重比上周还要低。这实在是很严重的问题。我甚至还听过相关社团建议社员不要做重量训练,因为这样会“让减重速度变慢”。这根本就是要求社员不惜牺牲肌肉量也要让体重变轻。显然,有些人还是会过度重视体重数字。
所以到底应该多久量一次体重呢?还真的没有绝对的结论。从资料搜集的角度来看,更常量体重确实有道理,但我绝对不会鼓励所有人这样做。以下我将提供两个假设性范例来说明原因。
某甲是一名职业拳击选手,需要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减重。他一直有在使用各种手机应用程式追踪食物摄取、睡眠型态、体重,以及重量训练所做的组数、次数、以及重量等等。他随时都会监控各种数值的变化,因为客观的资料让他调整策略时更有根据。这样的人其实不少,他们只相信客观资料。
某乙想要减脂,但纯粹是为了健康。他和体重计之间有着某种爱恨情仇,因为小时候量体重时,别人会说他“过重”,间接影响了他的饮食行为。对他来说,量体重很容易引发焦虑,遑论规律测量甚至同时追踪食物摄取。我们知道就算不刻意减重,还是可以改善健康。这样一来,真的还要要求他将一切数字记录下来吗?
每个人的目标、个性、经历都不一样,所以我认为不需要硬性规定所有人都得遵循某种办法。了解这些优缺点很重要,因为这样才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办法。
本文摘自采实文化出版社《科学减脂✕瘦身全书:破除迷思,跳脱传统方式,找到适用一辈子的不失败瘦身法》,作者:班‧卡本特(Ben Carpenter)。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