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普京与习近平同床异梦(图)

 2024-06-18 08:1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9

习近平
2024年5月16日,普京和习近平出席纪念中俄建交75周年音乐会(图片来源:SERGEI GUNEYEV/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4年6月18日讯】5月16日至17日,应习近平的邀请,普京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访问期间普京参与了一系列行程,包含与习近平发布两国联合声明,赴哈尔滨出席第八届中俄博览会,参加“中俄文化年开幕式”,与哈工大学生交流等等,看起来与中方互动热络。外交部在记者会上也宣称,中俄两国元首都把彼此国家当做自己新任期出访的首站,充分体现了两国元首的高度互信和密切互动。密切互动是不假,因为据统计,2013年习近平上台以来,迄今已和普京会面达40余次。但普京和习近平真的“高度互信”吗?换句话说,俄罗斯真的相信中共吗?我认为,中国和俄国之间不可能有真正彼此信任的同盟关系,理由有三。

第一,从现实利益的角度出发,中国并没有真的想和西方全面为敌。2021年开始,中国提出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没有禁区,没有上限”。一年之后,俄乌战争爆发前三周,普京前往北京参加冬奥会开幕式,与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声明中再次写到,中俄两国“友好没有止境,合作没有禁区”。这种友谊看似无上限,但由于中国不愿意真的得罪西方,所以中方尽管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但在公开场合始终宣称中立,主要论调以批判对俄罗斯的制裁为主。同时到目前为止遵守了美国的告诫,没有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和弹药。6月13日的G7峰会上,泽连斯基也表示习近平在电话中向他承诺,不会向俄罗斯出售任何武器,这表明习近平对普京的支持依然是有保留的。另外,今年四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向中国发出警告,要求中国不要再向俄罗斯提供制造武器的相关工业技术,包括芯片和发动机等,不然美国将考虑对中国金融机构实施制裁。随着西方对中国的忍耐度越来越低,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还能持续多久,非常值得怀疑。

第二,从价值观上来说,俄罗斯历史上长期拥有“弥赛亚情结”,认为俄罗斯是上帝选中的民族,肩负特殊的伟大使命。这种优越感导致俄罗斯在外交上一贯以全球性大国自居,绝不甘于做别国的藩属,民众也偏好外交风格强硬的领导人。但俄乌战争中普京严重依赖中国输血,两国的地位已经不再平等,长此以往,俄罗斯很可能沦为中国的附庸。另外,俄罗斯的种族主义根深蒂固,从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到疫情期间俄罗斯警察大举搜捕当地华人,历史上屠杀和歧视亚洲人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无论是领导层,还是普通民众,都绝不会容忍俄罗斯听命于中国,成为大号朝鲜。总而言之,中俄两个大国不可能长期和平共处,同盟关系也不可能长期维系。

第三,俄罗斯与西方交恶,将导致其原本的国际势力范围被中国逐渐蚕食。比如中东地区传统上属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但俄乌战争迫使普京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到了乌克兰,使得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衰减。于是中国趁虚而入,借机扩大在这一区域的影响力。去年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宣布恢复外交关系,今年四月哈马斯和法塔赫在北京举行会谈,都表明中国正积极介入中东事务。这对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是严重的破坏,普京不可能完全放弃国际影响力去迎合习近平,这种不满是两国关系的潜在危机源头之一。总之,普京和习近平看似亲如手足,但其实各有盘算,两国同盟关系能维持多久,实在难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