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征兆帮你识别身边的反社会人格(组图)


一般严重的暴行,都有潜在形成的因素。

什么样的心态会让一个人变得像《鬼灭之刃》中的鬼舞辻无惨那么残暴呢?专业谘商心理师林萃芬在其著作《洞察鬼灭之刃暗藏的心理现象》中指出,深受大人小孩喜爱的《鬼灭之刃》动漫中,各式各样的鬼与现实生活中的暴力份子有许多相似之处。最残酷的鬼大概非“鬼舞辻无惨”莫属,不但人类怕他,鬼也怕他,甚至连他输血培育的十二鬼月都对他畏惧。令人好奇的是,如此残暴的鬼是怎么养成的?

“鬼舞辻无惨”常常混在人群中,随意剥夺别人的生命,也很符合无差别杀人施暴者的特质。现实世界中,会任意杀害陌生人的施暴者,对于受害者是谁往往不在乎,施暴前他们的情绪是极度的焦躁不安,内心充满愤恨,却又无法用语言表达或是缓和自己的心情,因此当他们找到代罪羔羊时,容易变得狂乱亢奋,进而出手攻击。

一般严重的暴行都有潜在形成的因素,譬如,父母或师长常常用语言或肢体暴力羞辱孩子,损伤其自尊;或是父母习惯用物质满足孩子,在情感上却很少给予温暖关怀;或是孩子在学校遭受严重霸凌等;一旦形成暴力人格特质,就会对别人宣泄敌意,而不会自我检讨。因此,想要减少暴力人格特质的形成,必须重视情绪教育,父母要做孩子的情绪教练。当一个人可以适时的表达和纾解情绪,自然不会诉诸暴力。

曾经有国外研究指出,每二十五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是反社会人格。这听起来或许难以置信,但事实上,许多反社会人格者就隐藏在我们周围,甚至可能是我们的亲人或同事。在进行感情谘商时,我发现许多当事人描述的情人或伴侣行为都很像反社会人格。同样地,企业中的一些不良同事也可能是反社会人格,例如盗领顾客的银行资金去投资、挪用银行资金借钱给炒股主力赚利息、报假帐私吞公司资产,或是利用公司制度的漏洞谋取利益。有当事人问过我:没有杀人也是反社会人格吗?答案是肯定的。没有犯罪,不代表没有反社会倾向,没有杀人,也不代表就不是反社会人格。即使就读知名学府或事业成功的人,也可能有反社会倾向。


有些人,一旦知道对方是弱者,会毫不留情欺负弱者。

【测验】不妨记在脑中,看看周遭“是”、“否”有人符合多项描述。如果有的话,最好保持距离,避免进一步交往,以免人身安全和财物受到损害。

(01)跟父母的关系很疏离,觉得自己跟父母没有什么话好说的。

(02)学生时代缺乏完成学业的动机,不断的旷课,有逃学习惯。

(03)学生时代曾经违反校规,离开学校后为了生存,也曾经从事犯罪违法的行为。

(04)对别人细微的情绪变化非常敏感,特别会区分对方是强者还是弱者,一旦知道对方是弱者,会毫不留情欺负弱者。

(05)浑身散发着过度的自信,总是认为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有能力。

(06)会说谎、伪装、隐藏真实的面目,认为这样做只是达到目的之手段而已。

(07)嘴巴上常常说“真的很感谢你”,但行为上却是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

(08)表面上善体人意、为对方着想,但行为上却侵占别人的财务、权益,或是把自己要负的责任推给对方。

(09)很敢于对别人提出夸张过分的要求,而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好意思,只在意自己有没有获得利益。

(10)会长时间和别人维持眼神接触,甚至是长时间怒目瞪视对方。

(11)为了追求一时的兴奋感,会对公共场所做出破坏性的行为。

(12)常常会感到很无聊,想要出去外面找点乐子。

(13)当周遭人认为他是“不可靠、不诚实、不诚恳”的时候,他也不会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感到懊悔或羞耻。

(14)喜欢控制、操弄别人,精于算计利益,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别人的金钱变成自己的。

(15)夺取别人的财产后,既不会有心理压力,也没有罪恶感,反而认为是对方自己愿意的,或是对方不够聪明。

(16)不信任周遭人,总觉得有人会陷害他,只相信自己。

(17)会合理化自己的报复心理,会认为这是被害人造成的,对方应得的报应。

(18)明明知道讲什么话会伤害对方,却偏爱说些刺伤人心、践踏对方自尊的话。

(19)有沟通不良的问题,当他感觉被人拒绝,就会产生报复行为,想让对方受到伤害。

(20)常常用语言威胁别人,或是用行为威吓别人。

(21)当别人形容他是狠角色,反而会感到骄傲,觉得自己是有力量的,别人是胆小的。

(22)会跟攻击性高的同伴为伍,认为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23)人际互动时会挑拨离间,让团体中其他人互相仇视彼此,或是无中生有诬陷毁谤别人的名誉。

(24)会把内心负向的情绪迁怒到动物身上,喜欢看动物慢慢被虐杀而死的过程。

上面这二十四题,基本上都是反社会人格的行为模式跟人格特质,所以,越多“是”,就表示有越多反社会人格的特质,需要做好安全措施,尽可能不要激怒跟挑衅对方,避免升高对方的防卫,必要时要寻求公权力的协助。


一旦形成暴力人格特质,就会对别人宣泄敌意,而不会自我检讨。(以上图片来源皆为Pexels)

(本文节录:《洞察鬼灭之刃暗藏的心理现象:解析角色人格特质,探索天赋潜能,培养穿越险境的内在勇气》一书)

本文留言

作者林萃芬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