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亡国君王的无边悔恨(图)

 2024-05-21 00: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像。(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作为北宋第八位皇帝,同时是亡国皇帝的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在艺术方面是奇才,但他却也因此而误国,成为了亡国之君,确实可惜。这首《在北题壁》共二十八个字“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整夜的西风吹的一扇破门咣咣响,萧条的驿馆里面只有一盏微光。诗人通过描写破败的环境,来衬托此时诗人的处境和国家的灭亡。而“一灯微”既有孤独之意,还有自己心死之意也有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意。这种场景在古装电影中是经常见到的。很多时候人们会使用对比的方式来形容当时的处境,诗人此时连幻想都没有了,也就难以做到对比了。这是诗人的心境所决定的。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诗人已经远离家乡,眼中看不到归雁。诗人此时已经完全的绝望。或许想回家也找不到路了。大雁往往是人们回归的希望,这里看不到大雁也就是回归无望了。诗人作为一国之君,没有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落得一个亡国之君的称号,有历史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这其实是一个教训。诗人赵佶所承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还有所有的百姓和亲人。

诗人亡国的教训,正是告诉后人,切勿为了眼前一点小利而沉溺在利益中,忘记了自己的愿望及担负的责任,避免酿生悲剧。

責任编辑: 初新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