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政府过度借贷 前财政司忧结构性赤字殃及下一代(图)

 2024-03-04 21:4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图为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图片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图为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图片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看中国2024年3月4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怀橘综合报导)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上个月28日刚刚发布新一份《财政预算案》。面对连年财赤,政府并无任何大动作,《预算案》也没有给社会任何希望。前任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社交媒体撰文评论政府财政情况,担心香港要进入借债度日的年代,以至用“债冚债”(编注:指借新债还旧债)。

曾俊华在帖文中说,自问都算是一个乐观的人,但当见到自己的家,财政状况每况愈下,就不能说不担心,主要不是担心有年资的上一代人,而是担心在香港生活的年轻一代。

他说,以前帮香港看着账本的人(编注:指财政司司长),被人批评为「守财奴」,自己当年都会整天被人指责:“留着那么多钱在库房做什么呢?”但掌柜当然有掌柜的用意。

今次《财政预算案》提出下年度发行政府债券1,200亿(港元,下同)。另外,政府亦计划未来5年发债逾6,000亿,推动北部都会区及其他基建项目。

曾俊华担心“香港将要借贷度日”。他说,无可否认,香港已经正式进入结构性财政赤字年代,政府自然要寻求开源之道,节流之法。最理想情况就是经济畅旺,政府所有的税收大丰收,卖地理想,但这个景象恐怕一段时间内都未必可以重现。

回归过往经历,他说,历任财政司在位之时曾经都想爆头,思考所有可以增加政府收入的方法,加税加费就当然啦,但是想过、衡量过,都想不出有什么措施是不会带来极大痛苦。全部都是不容易实行的。正如搞标准税率设两级制,以及住宅物业累进差饷,两样措施一年增加的收入都不足20亿,对比一千多亿的债,根本是杯水车薪。

虽然全世界很多政府均有用发债支持政府经常运作,所以有人认为债务占GDP一成多都不算大问题,但曾俊华指,香港只是一个地方特区,不可以大量印钞,所以拿香港和其他国家相比似乎不太适合。

他强调,永远不可以用借来的钱,应付日常开支,如果发债是用来做大型的基建投资项目,等落成后有长期的经济回报,咁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连年发债用来支付日常开支,以至用“债冚债”(编注:指借新债还旧债),香港的财政储备就会干塘。

库房空虚会带严重后果,曾俊华说:首先,香港的信用评级必然会有影响,从外国经验来所,为了支付债务利息,加税加费就会陆续有来,然后各项公共服务大缩水,这都要由子子孙孙去承受。何况目前仍然处于高息年代,推出的债券没有四、五厘利息,都未必吸引到买家,但高息借贷会给政府带来更大压力,当政府要做投资时,就只能选择至少十厘利息的回报去支持?而这并不现实,所以借债不是一个行得通的方法。

曾俊华建议,一定要减少政府支出,包括经常开支,也要留意非经常性开支,比如基建项目,否则政府就永远都走不出结构性财赤。如果任由结构性财赤,长此下去,也违背《基本法》要求政府的公共财政要量入为出的要求。

4日,现任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反驳指,国际都认同香港财政非常稳健;政府经营帐目及综合帐目,预计分别于两年及三年后恢复收支平衡,市民毋须担心;又指政府有大约7,000亿元储备,不急于一时发债,息口始终会回落。

有香港网民留言指,曾俊华指出的问题很实在,也很有道理,历任财政司司长(包括曾俊华)都有着一个相同的原则和信念,就是“居安思危,量入为出”。财政储备本身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以防万一”。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身处于金融气候之中,稍有不慎就会淹没于金融风暴,被金融风眼所吞噬。虽然天气可以预则,但天也有不则之风云,多留储备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要做守财奴。而今日财政司司长是败家子,为了中共的国家安全不惜打劫香港人及其下一代。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