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为自我压抑或自我保护,我们都可能不自觉地陷入暧昧的语言模式中。(图片来源:Pixabay)
“暧昧沟通”这个你或许耳熟能详的语言模式,正在隐藏在我们每日的对话中。专业谘商心理师林萃芬在她的新书《从说话洞察人心》中明确指出,这些看似平凡的语句,如“没什么啦,我哪有生气”到“看你的诚意”,实则暗藏暧昧的沟通陷阱。林萃芬认为,无论是为了自我压抑,抒发情绪,达成目的,或者自我保护,我们都可能不自觉地陷入这些暧昧的语言模式中。
嘴巴说的与心里想的,暧昧沟通的双重讯息
所谓“暧昧沟通”,并不只限于情人之间的暧昧语言,互相传递意向未明的情愫。“暧昧沟通”是指,一种沟通里面有“两种意义”或是暗藏“双重讯息”,最常见的就是“嘴巴说的话”与“心中的期待”不一样。通常双方在“暧昧沟通”时,都没有觉察到“社交讯息”与“心理讯息”不一致。“社交讯息”是指嘴巴上说的话,“心理讯息”则是话中有话,或是部份心中的期待没有说出口,或是讯息不完整,需要对方揣摩意涵。很多“暧昧沟通”的人会认为:“你是我最亲密的人,难道还要我明白说出来吗?真是太不了解我了。”
不是让你走,而是想你问;误解背后的情感期待,你真的了解我吗?
“暧昧沟通”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一段因误解而引发混乱的情境,可以提供我们一些启示。在这对夫妻的故事中,妻子刚生完孩子,对丈夫表示他可以回家休息。但是,她期待的回答却是“辛苦太太了,累的人是你,要不要休息了,需要我做什么吗?”当丈夫真的离开,她感到孤单和失落。这种不明确的沟通方式有时会导致误解,影响人际关系。揭示出“暧昧沟通”的影响,可能让我们更注意到自身的沟通方式。
“看你诚意”的解码,言简意赅的关键交流
另一句常常听到的“暧昧沟通”是:“看你的诚意。”因为讯息不完整,所以不管对方多么努力展现诚意,都可能得到“诚意不够”的答案,最后双方不欢而散。了解不同的说话方式,目的不是为了分析指责对方,而是要经由洞悉对方的心理思考逻辑,一方面保护自己,不受对方的言语所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清楚说明自己的意思,澄清讯息后再回应对方,才不会耗损彼此的心理能量。
林萃芬教你四步骤突破暧昧沟通的困境
如何破解“暧昧沟通”的迷局,并改善你的人际关系?林萃芬提供了实用的四步骤改变“暧昧沟通”的说话方式。她强调,暧昧的沟通方式往往让人困惑,并可能累积负向情绪,导致沟通的失败。如何转变我们的沟通方式,以达成更有效的人际互动。
第一步,先增进自我觉察
如果自己总是使用同样一种说话方式,就要留心观察,何以会特别偏爱此种说话方式?有没有什么特殊原因?
第二步,鼓励自己清楚讲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感受
了解自己的想法:“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探索自己的感受:“不舒服的地方是什么?”
第三步,练习表达感觉
说出需求,提出期望,说出以前不敢说的话,感受到自我力量的存在。
第四步,重新建构新的经验
把重心放在下一步要做什么,尝试不同的作法与改变。举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如果自己常常勉强答应同仁的请求,虽然心中非常不愿意,但嘴巴上却回应对方:“好吧!你要我帮的忙是什么?但是,我自己也有很多工作要做。”然后边做边发出不开心的声音。
洞悉自己,明确表达需求,实现良好沟通
面对工作场所的压力和需求,了解你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然后明确表达你的需求和期待。探索不同的行动方案,并思考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最后,当你清楚你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后,你可以开始真正的沟通,清楚地告诉他人你的需求和困境。这样,你既不需要牺牲自己的需要,也不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记住,有效的沟通是一种技巧,既无需勉强自己接下额外的工作,也不会破坏关系,关键是说话的技巧。
(本文节录自《从说话洞察人心:摸透对方心理,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轻松驾驭人际关系》)
責任编辑: 淡然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