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疫情期间北京市民摆地摊卖农产品。(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央视节目声称义乌有九十后青年,夜市摆地摊,每晚赚近万。大陆观众集合民众智慧,指出节目内容不合理之处;当然,这些声音最终很可能都会便消失,但至少我们知道一件事:官媒或者可以在不着边际的事情,控制到某些舆论,带风向,但是当涉及到民众自身利益的问题,装睡的人还是会醒来的。
另外,必须先此声明,全世界的媒体都有立场,都会带风向。但是在自由世界,有预设立场的媒体是为了眼球,为收视,但专制独裁社会,官媒宣导的讯息,目的就是为政权服务。
心水清的朋友,应该记得在疫情之前,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地摊经济”,当时各地方政府亦有附和,但似乎成效亦不明显,而且亦对城市管理构成一定影响,之后不久就疫情爆发,地摊经济这个题目亦不了了之。
李克强提出地摊经济,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大陆经济已经呈现不景气;表面上是因为中美关系开始转弱,但实情是中国本身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更多的新兴市场也在威胁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定位。更重要是,中国大陆既失去了人口红利的优势,也同时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生产力不再有明显提升。地摊经济的主张,那怕是在几年前,其实已经是中国经济的警号。
中等收入陷阱,其实是指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最初改革开放时增长率极高,但是到达某一定水平就开始停滞不前,并且与已发展的国家永远有一定的距离。经济学家一早就发现这个现象,亦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但最简单直接的一个就是:“如果想成为一个发达国家,请不要只模仿别人的生产制造业和出口业,整体社会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紧扣,其他体制继续是封闭落后的话,经济发展到达一定水平就必然停滞不前。”
中国大陆无疑是在“中等收入陷阱”,甚至乎中共中央亦很清楚知道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急速放缓,所以在过去十几年来,由什么攒大内需、内循环、城镇化、到自主研发科技等,都是希望力挽狂澜。
以上种种所谓改革都只是说明一点: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所谓经济奇迹,其实只不过是靠出卖廉价劳动力赚取外汇,并没有增加到中国大陆的创造力,而且利益也是高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中国大陆的农村社会,除了是有些可以外出打工的人,勉强将部份增长成果带回原居地,再偏远地区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在可能将来都见不到有脱贫的可能。
地摊经济只是画饼充饥,不可能解决以上所讲根本挑战。中共中央亦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当李克强提出这个方案时,无疑是承认了中共在经济政策已经技穷,这个局面亦不会在短期内有机会改善。
另外值得留意是,假如从央视节目的铺排来看,地摊经济宣传的目标,是居住于城市的九十后的中生代,理论上民族主义情绪最强烈,当中甚至有不少小粉红。但平情而论,虽然我也明白在中国大陆,甚至香港和台湾,都有不少人深受民族主义的影响,以致他们有时无法理智地去分析世事,但是到了关乎个人自身利益的关口,他们还是会有清醒的时候。
过去中共对国民的承诺是务实的,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退而求其次的“温饱是最重要的人权”。现在就已经再沦落到百年国仇家恨,要将外面的世界描绘成是“烈强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仿佛没有中共的铁腕执政,中国会被瓜分,中国人会被欺压。
另一边厢,中共打着伟大民族复兴的旗帜去贩卖廉价的民族主义。偏偏是数以亿计的大小粉红却似乎对这一套甚为受落,甚至主动当旗手,令到这个神奇国度在意识形态上越来越封闭,这也是在发展停滞不前的处境下,中共既然不能务实,对统治最有利的手段,就是以不断制造敌人来肯定致权。这些敌人有欧美的西方列国,也有人民当中的自由派和资本家;所以大家都见到过去几年,中国大陆境内的有钱人都赶着“润”出去,他们是最切身地感受到那种压迫的气氛。
这片土地上的统治者,其实千百年来都是一样,每当地方力量堀起,就再加强中央集权;每当发展出民间的经济力量,尤其是非农业的手工制作及进出口贸易,就会将利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上,最终成为政权的一部分。
历史学家认为,早在宋、明两代,神奇国度已经有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为什么几百年来一次又一次的现代化都失败收场?由党中央建议年青力壮的中生代和大学毕业生去摆夜摊,态度虽然是务实,但也反映了这个国家现实的困境。更重要是现在的困局,仿佛在告诉我们,当世界正在准备迎接各种新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挣脱不了历史的咀咒,又再一次要封闭锁国。到下次开关之时,恐怕已经不知是人间几何。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