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到 进补提高免疫力 全家都来补一补(组图)
进补必须根据体质来补,中医师推荐3种平补药膳,以及“全家进补5方法”。(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今日“立冬”,宣告着冬天来临了。冬季就从立冬开始,《内经》有言:“秋失其养,冬不能藏,春必多病。”古人认为冬天天气寒冷,历经寒暑,体力衰弱,此时需要进补,适时补充营养,以调养虚弱体质,提高免疫力,以便应对寒冬,并储备来年身体的能量。进补必须根据体质来补,中医师推荐3种平补药膳,以及“全家进补5方法”,让您和家人过个平安健康的冬天。
根据体质进补
进补要根据体质来补,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一般人只知道单一体质类型,如:“冷底”、“燥热”的简单二分法,殊不知临床上体质可以细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火热、燥热、湿热,且同一个人也可能夹杂多种体质,例如:“上寒下热”、“上热下寒”等,因此,进补前最好还是请教中医师。
中医师游明谦指出,孕妇、感冒、高血压、肾脏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或癌症、子宫肌瘤、有自体免疫疾病等特殊疾病患者,不要任意进补,务必先咨询医师。
游医师说,小孩为纯阳体质,代谢功能佳,不须过度进补;女性经期前,体质会由阴转阳,易烦燥、长痘痘,进补也要当心;老年人如有失眠情形,也不能随意进补。吃补不是几次就有效,应依体质变化,“慢慢补”才能治本、强身。
中医师推荐药膳
中医将药膳分为温补、平补、凉补三种,体质虚寒者温补,不虚者宜平补,燥热者则凉补。由于现代人外食、聚餐较多,冷热食夹杂,饮食习惯不良,经常造成肠胃功能失调,即使进补也无法真正吸收营养,因此进补前宜先养脾胃才能收效,例如:以四神汤先调理脾胃,进补效果可达事半功倍。
体质偏冷、体力不济、气血虚弱、营养不良者适合温补。(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体质偏冷、体力不济、气血虚弱、营养不良者适合温补,例如:黄耆、当归、肉桂、八角、鸡酒、麻油鸡、姜母鸭、羊肉炉、当归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平补适合多数人,例如:莲子、山药、茯苓、四神汤等;体质偏热、有虚火、易动火气者和小孩子、青少年的常用药材,例如:生地、石斛、麦门冬、西洋参等。
若要适合全家大小一起食用,以平补最佳。中医师推荐以下3种平补药膳:
1、四神汤
四神汤药性平和,能健脾、利湿、滋阴、补肾,适合便秘、长痘痘、常熬夜、容易嘴破的人,经常食用可调整消化功能、补中益气。将茯苓、莲子、山药、芡实(或薏仁)等比例,浸泡1小时后,加适量排骨(或猪肚、瘦肉)共同炖煮,以少许盐调味。
2、何首乌鸡汤
何首乌能黑发、益气养血、补养肝肾、改善头晕目眩、手足冰冷、腰膝酸软等症状,延缓老化,比四神汤更滋补一些。先将何首乌、黑枣、枸杞、党参、黄精、龙眼肉等药材洗净,浸泡半小时,鸡肉氽烫后再和药材炖煮,用少许盐调味。
3、狗尾草鸡汤
狗尾草又称通天草,是民间传统药草,具有健脾、开胃之功效。狗尾草性温味甘,无毒,能开脾、顾肝、利尿、健胃除积,主治小儿发育不良。先将鸡肉川烫后,和洗净的狗尾草一起炖煮,再以少许盐巴调味。
全家进补5个方法
由于体质分类复杂,一家人想共同进补怎么办?陈威达中医师提出“进补5方法”,全家人都可以一起补。
1、冬季“早睡晚起”,尽量在10点前上床睡觉,第二天起得晚一点,等太阳出来再起床,能使身体潜藏阳气、恢复体能。
2、“药补不如食补”,多以当季、当地盛产的食材入菜,“平补为主、温补为辅”。由于贩售的药膳餐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例如:体质燥热者不适合吃羊肉炉),可以选择多种类、小分量的药膳餐让大家一起享用,且不要经常吃同一类药膳,尤其味道过重、过浓的药膳更应该少量食用,就不会造成身体的负担。
3、力求均衡饮食,多吃属性温平的各色蔬果。蔬果和肉类的食用比例,建议4比1,或5比1左右,尤其慢性病患更要多吃蔬果。还有早晚不要过量生吃蔬果,中午吃比较不伤人体阳气,也不宜吃太寒凉的蔬果。
4、冬至前后最适合进补,如中医师诊断体质适合进补,平日餐饮中就可以适度加入温补食材。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饮食宜忌,建议“适量滋补”,避免误吃属性不合自己体质的食物,吃太多反而有害健康。药膳餐间可适度饮用花草茶或普洱茶来行气、消积解腻。
5、秋、冬最好等太阳出来以后再到户外运动,尤其是老年人,不要天还没亮就出去运动,若患有心血管疾病,突然接触到冷空气,很容易增加中风或心肌梗塞的风险。
老年人早起的话,可先在室内稍微按摩眼部周围穴道,搓揉脸、耳、腹部、四肢关节等,阳光出现后再到户外走动、爬登山步道,也可以多做气功(静功要多于动功)、瑜伽等。
特殊人群进补要项
进补要注意药材的选择、时机是否适当,以及饮食的配合。
1、感冒、喉咙痛、发烧、皮肤病患、急性感染症者不宜进补。
2、慢性疾病,如:痛风、高血脂症患者,不宜进补动物内脏和海鲜。
3、肠胃功能虚弱,容易腹泻、腹胀者不可食用太过滋腻的药材,避免消化不良。
4、进补时,不宜同时食用白菜、萝卜、瓜类、柑橘等生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