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供销社”被官方炒上微博热搜榜。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看中国2022年11月5日讯】(看中国记者黎小葵综合报导)近日《湖北日报》发布的一则“湖北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至1373个 基本覆盖全省乡镇”报导,经过多日发酵后让“供销社”话题登上热搜榜。事实上,官方宣传的供销社,对于一般年轻人来说,是感受不出它的特殊。
中共二十大后,中国沉寂半世纪的供销社模式,正在境内快速重启。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在中共二十大闭幕的次日,中共政府网站就发布消息,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发布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其中“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计划考试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并欢迎优秀青年踊跃报考。
根据《湖北日报》描述,该省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1年底,全省基层社总数达1373个,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目前全省已有190个基层社获评全国总社标杆社。目前,基层社社员达到45.2万人,其中,农民社员人数5年增长5倍多,由2016年5.15万人增至2021年33.3万人。
据“第一财经”报导,近期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供销社正在悄然布局,地方政府陆续发布供销社招聘广告,预计招募大批销售员,由于具有公务员“铁饭碗”身份,相关消息引起招聘市场关注。
事实上,对于年轻一代城市人群——00后、90后,乃至80后,“供销社”一词显得格外陌生。
中央社报导,所谓“供销社”,全称为“农村供销合作社”,是中共建政后实施计划经济时期,以农民集资为名义在中国大陆广为设立。供销社负责组织供应农村生产资料、生活用品、收购、销售农产品,并由中国国务院设立“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统筹,属正部级单位。
中共推动改革开放后,供销社趋于式微,1990年代更陷入亏损。其后,供销社引进市场模式,甚至跨足农村金融业务,标榜“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其中,供销社在城镇内采取商业化经营模式,逐渐与一般超市无异,且标榜“农村直销”及“平价”,脱去了它的特殊性及任务性。
那么,为什么中共现在又偏执狂般的扶持供销社?由于从政策理性的角度解释不通,因此,引起大众高度关注与讨论。
有中共体制内人士指出,供销社实际上被赋予应急和战备功能,特别是供销总社的负责人梁惠玲当选中央委员,和以前的中央委员退到非一线部委不同,这是供销体系负责人在职期间升为中央委员第一人,意味着高层提升该机构的政治地位。
也有体制内消息人士透露,加快恢复供销社代表官方毫无悬念,要提高供销社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特别是中共为了规避欧美的制裁,在重建所谓的经济内循环,也就是透过供销社体系作为能被自己完全掌控的物流体系用于应急备战。
但资深媒体人、自媒体《世界的十字路口》主持人唐浩则认为,供销社“复活”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事实上,就是中国实体经济瘫痪了,国际要统一收集所有商品和物资,少数分配给人民,多数集中在政府跟权贵手中,”老百姓想活命,要用粮票、线票到供销社换东西,完全听从政府命令。
《大纪元时报》也引述中国问题专家张建的看法指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后,就是中共全面性的国家垄断,它用供销社的方式,扩展到城市、乡镇、所有地方,由国家来规定,可以卖什么东西,卖多少价钱,什么人可以送,什么人可以运,实际上就是变成计划经济的(老)路。”
中国财政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有31个省市处于财政赤字状态,其中有22个省市财政赤字额超过1000亿元。
中国发改委数据也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有高达46万家企业倒闭,每天有4万家企业停业,保守估计大概有460万人失业。
此外,中金公司公布的中国家庭人均月收入,500元以下的最低等级有2.2亿人。人均月收入2万元以上的最高等级的有70万人。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人数只占中国总人口的5%。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