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担忧经济愈发封闭,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22年11月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共二十大结束后,各省迅速建立供销社,接着又开始进行小区食堂“试点”,中国民众担忧经济愈发封闭,进而影响日常生活。
近段时间,继供销社、计划经济之后,食堂又成了舆论热词。
10月31日,中国住建部和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各市(区)应选取3至5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为期2年。
文件显示,试点社区应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还将配建食堂、家政服务网点等商业设施。
11月2日,有官媒背景的上海澎湃新闻发布社论称,“小区要建食堂”被很多人划了重点,没有强调要建设所谓“国营食堂”。二十大报告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展社区食堂,既没有,也不必强调其中的所有制属性。
并且该社论还表示,建设社区食堂是多一项选择,做的是加法,不是减法,是增值服务,而不是取代、排斥。
目前,中国各地的食堂通常由当地政府基层组织街道办出资或官方准许的餐饮集团经营。
但是,民间的看法却相左。湖南时事评论人士李昂11月2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表示,如今的小区食堂是计划经济年代食堂的翻版,只是经营的食品内容比以前丰富,其它没有太大的差别。
他说,这表明中国跟西方做好决裂的准备:“搞过去社会主义自给自主、计划经济那一套,这对我们来说记忆犹新。我们小时候就经历过那个计划经济时代。他们在这个时候公开建食堂是有含义的。中共二十大以后,他们认为跟西方文明脱轨已不可避免。这也是他们客观上表明一种决心。”
也有时事评论人士认为,中共新一届政治局七名常委没有懂得经济的技术官僚,而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斗争精神,这就意味着中共领导层已进入战时状态的特征。大办食堂是为了控制民众,通过控制食品、物资等各种生产资料,使得社会上的反对声音减少。
据香港《明报》11月2日报道,时事评论员刘锐绍认为,试点是经济收缩下物资调配、社区管理的应变方式,“现在物资、民生供应链很可能出现地方性的供应不足,官方必须防止因此出现危机,影响社会稳定”。
食堂在中国计划经济年代出现,与供销社有着特定的政治含义。
海外智库“天钧政经”研究员宋维骏指出,外界关注中国是否回到计划经济这个模式,目前社会环境已经发生变化,无法走统购统销的老路,但中共可能会打造计划经济升级版,在更强力的管控之下,对经济进行干预。无论中共用什么词语包装其政策,它自始至终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模式。
独立时评人、专栏作家蔡慎坤在推特发文指出,供销社死灰复燃,年轻人并不以为然,因为不了解。供销社是供销合作社的简称,其实一直存在。合作社作为党国基本体制构成元素由三个最重要的部分组成:一是农业合作社(生产);二是供销合作社(商业);三是信用合作社(金融)。三个组成尤其在农村,可谓从经济上对农民实行了全面、彻底的控制。
供销社死灰复燃,年轻人并不以为然,因为不了解。供销社是供销合作社的简称,其实一直存在。合作社作为党国基本体制构成元素由三个最重要的部分组成:一是农业合作社(生产);二是供销合作社(商业);三是信用合作社(金融)。三个组成尤其在农村,可谓从经济上对农民实行了全面、彻底的控制。 pic.twitter.com/39W6g4isGO
— 蔡慎坤 (@cskun1989) November 1, 2022
据悉,中国正在加快恢复供销社系统,并且农村5万个供销社已经启动,农产品的收购与销售将由供销社完成。不久前,湖北媒体披露,该省已恢复重建超1300个基层供销社,基本覆盖全省乡镇。其中,供销社社员人数超过45万。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