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年轻人,生活没有希望(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9月16日讯】中秋节写的大爷翻墙文章被删除了。主要原因是文章被传到大爷所在小区的业主群,很多人不但骂大爷,也在后台进行了举报。
这事后来的结果还是不错。社区给这个小区送来了一些吃的,看朋友给我发的图片,好像是一个零食包,都是牌子货。没有看到警方发布大爷被拘留的消息,看来他的问题也妥善解决了。
后来,又出了好几个“成都大爷”的视频。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那个我一直喜欢的成都:温和,从容,有礼。这给我以某种希望,如果就在这个城市,将来活出他们那个样子也不错。
今天说一下年轻人。相比于老人,他们可能才是疫情中被遮蔽的人群。
城市处于防控之中,老年人的看病难成为问题,老年人也是关注的重点。相比之下,年轻人充满活力,身体也更健康,抵抗力也更强(这在当下没多大用),没必要太过关注。
昨天深夜看到一个16岁女孩的故事。她在小区门口外卖接货点偷了两个外卖,一个是饮料,一个是盒饭,加起来才几十块钱。
物业查看监控,很快找到她,才发现她和奶奶住在一起,根本没钱吃饭了。让她退外卖的钱给原来的买家,她连七十块钱都拿不出来,要等到自己网购商品退款到账才行。她的父母在外地,也都没有工作。
这个女孩来成都和奶奶住在一起,之前是在一个网吧打工,疫情来了,网吧关门,她也就失业了。
当然,这个故事后来的结局是温暖的。小区业委会没有把她交给警方,而是募捐了一万块钱,每个月1000,打到她账户上,维持她和奶奶的基本生活。还有人帮她找了工作,一个月5000块,到她18岁时,可以签正式的合同。
这是在这次“疫情”中看到的第二个偷外卖的故事,上一个是作家聂作平写的。他小区里有一个偷糖水的年轻人被警察带走了,男孩,很瘦。希望警察叔叔在教育他的之后,能想办法给他找口饭吃。
有一位朋友告诉我,她小区有两个群租的年轻人,没有积蓄也没法打工,封控之后没几天,也没钱喊外卖了。后来志愿者群商量后,让他们加入到志愿者队伍,这也可以保证每天两顿盒饭。
我所在的一个成都本地群,群友几天前也救助了一个年轻人。他18岁,高中毕业,本来是在外地打工,自己喜欢音乐,想到成都一个酒吧找一份DJ的工作。封控后,所有酒吧都关门了,他没钱也没亲戚,只有躲在公园里。朋友问他需要哪些帮助,他第一句说的就是“吃饭”。
本轮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有朋友在排队做核酸的时候,看到一个小伙子晕倒,大家以为是低血糖,赶紧救助,有人跑到小卖部买糖,还有人递上饮料。小伙子醒过来才知道,他没有工作,已经饿了几天了。
这些都是发生在成都的、年轻人的故事。这些事都非常小,没有什么轰动效应,也不会引起媒体的关注,但是他们也是“疫情”中的真实一面。
这些年轻人让我想起自己刚到成都工作那阵子,收入很低,再加上自己喜欢买书,扣掉房租之后,往往没剩下多少钱。有一次身上连10元都没有了,正准备饿一顿晚饭,第二天去吃报社食堂,同事打电话找我吃饭,才度过了尴尬的一晚。
年轻人似乎充满希望,但这希望到底是什么呢?过去,我经常理解为运气。我有好几次要断粮的时候,要么有人请客,要么收到一笔稿费,最终没有陷入到饥饿,或者要去偷一块面包的地步。
现在我认为,“希望”并不是运气带来的,而是城市本身的魅力——流动带来的。因为城市始终在流动之中,所以才给人带来各种机会,而成都几乎是中国最有“流动性”的城市之一。
成都的第三产业占比非常高,但却不是工业发达之后,或者是金融中心地位赋予的,而是这个城市本身就是消费型的,流动的。大家收入都不高,但是流动起来,还是能够让每个人都有一碗饭吃。
现在,年轻人面临的却是“静默”。一个城市静默一周,对一些年轻人来说,可能就会造成真正的中断。有一段让人心塞的视频,一个年轻女孩哭喊,“老子要上班,老子要挣钱,一点儿素菜都要二十多块,老子一个月才挣多少钱吗?”
看到有人在后面评论说,年轻人不要着急,我们也是一点点打拼过来的。这就是两个世界。年轻人面临的,可能不在是绵延不绝的“进步”,不再是那种时间感,他们感受到的更多是停滞,或者中断的感觉——如何延续下去?
清华大学的彭凯平教授最近在一个访谈中说,“疫情”对年轻人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他们在封控生活中经常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比这无意义感更重要的,可能是“无希望感”。
你至少要让他们相信,现在的困难只是暂时的,而不是不断重复的。希望大家都更关心身边的年轻人,至少要“看到”他们。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