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藏玄机 唐山大地震中完好无损(图)
清东陵位于唐山市遵化西北30公里的昌瑞山下(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46年前的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唐山发生里氏规模7.8级的大地震,10秒间百万人口的唐山夷为平地。剧烈的摇撼震毁房屋1479万平方米,倒塌民房530万间。唐山大地震爆发的能量不亚于400颗核弹投下的威力。然而如果从空中俯瞰,难以置信的是遍地废墟中唯一完好无缺的清东陵—清代5位皇帝的陵墓所在建筑群。
清东陵位于唐山市遵化西北30公里的昌瑞山下,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到最后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为止,历时247年,前后陆续共建成217座宫殿牌楼,15座陵园。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00年前开始施工建造的清东陵,为什么能在大地震中毫发无损?而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工业重镇唐山顷刻之间被震为一片废墟?
唐山大地震爆发的能量不亚于400颗核弹投下的威力。(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风水宝地
据《遵化县志》记载,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少年天子顺治帝在十四岁时狩猎昌瑞山下,停辔四顾,看到山川壮美,云蒸霞蔚,说:“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随手扔出一枚射箭用的玉扳指,谕扳指落地之处定为吉穴。
且看,以穴位为中心的东南西北构成。北,靠昌瑞山;东,面向鹰飞倒仰山和雁飞岭;西,面向黄花山和钻天峰;南,面向金星山向北朝拜。西大河、马兰河从西向东蜿蜒,环绕中间一块北高南低的小平原。昌瑞山和金星山之间的影壁山好比屏风,使祥瑞簇团,佳气聚拢。三山列一直线,郁郁葱葱,巍峨数百仞。陵墓四面靠山环水,山水相映,无愧为生气充盈,景物天成的风水宝地。
顺治皇帝钦定陵址,乾隆皇帝也曾作诗赞道:“松柏守宫阙,星辰侍礼仪。鼎湖亲卜吉,昌瑞万年基。”
中国古代陵墓的穴位在风水学中极为关键,有“三年求地,十年求穴”之说。顺治帝定下吉穴后,再经朝廷重臣监督民间造诣最深的能工巧匠,详察龙、穴、砂、水等自然环境,也就是说,对水文、地质、气候等诸因素都进行了严格的考察,在建期间,还将兴隆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纳入后龙风水禁地。集中国历代皇陵之大成的杰作清东陵,体现出古代建筑学中源于自然,天人合一的精髓。
传说清东陵正处于龙脉上,风水极好,神龙在那一带每年兴云布雨,要下不多不少72场“浇陵雨”。清东陵地带经300年之久风调雨顺,基本没有发生过旱涝灾害,周边物产丰富。
坚实的地质结构
由于地理位置所在,唐山南北地质构造较为特殊。唐山北靠燕山山脉区。此处岩石结构坚硬无比,中生代花岗岩受地壳挤压后隆起,形成绵延不绝的山脉。清东陵正好位于燕山山系的昌瑞峰山脚下,岩石基盘具备较强的抗震性能。
而唐山南部为渤海,地质结构属于下陷地带,远古时代的淡水湖泊经地壳运动不断下陷,形成渤海地区,造成壳幔过渡带的地盘酥松。
从震后情况也可看出,唐山北部迁西、迁安、丰润一带,相对南部人员伤亡较少,越趋向唐山南部的区县,如滦南、丰南、滦县,灾情毁灭性严重,甚至波及天津地区。
巧夺天工的建筑构造
据说,中国最古老的“绳索绑扎”技术曾见诸于夏朝王宫建筑物的木头和木头的连接。而200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申报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提到的是榫卯技术。
榫卯技术示意图(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榫卯为榫头卯眼的简称,是一种传统木工中接合两个或多个构件的方式。其中构件中的凸出部分称为榫(榫头,俗写取同音字写作笋头),凹入部分则称为卯(卯眼,也称作卯口、榫眼等)。榫头插入卯眼中,将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卯榫结构将建筑做成一个木料的统一体,不用一根钉子,也不用其他零件和粘合剂。
清东陵建筑除为木造外还有一个特点,粗大的立柱特别多,立柱,横梁,顺檩都是用榫卯连成一体的,这种结构将无数零碎的木头通过组合、锁定,紧密地对接在一起,严丝无缝。故而建筑全部做到用木制,整体上构架比较轻,加之木质结构缓冲能力强,抗震性能极佳。
卯榫结构在中国古代的建筑、家具中经常使用。早在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地区就出土了榫卯。现代中国建筑不再使用这种技术,但是在地震频繁的日本,榫卯和日本的细木工工艺相结合,一直使用在打造地基,庙宇,鸟居等的建造中,就是为了防震。
清东陵在唐山大地震中屹立不倒,从风水布局,地质结构,建筑构造都可窥见奥妙。至于哪一种因素起作用更大,见仁见智。无论如何,清东陵的选址、建造和设计凝聚了中国古老的建筑学和风水学等精髓,毫无疑问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