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形成有征兆 身体3种变化 血管可能堵了(组图)


平时少吃高热量食物,可以减少身体中的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人体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过高时,在某些血液流速较缓的地方,就会出现沉淀的现象,而渐渐形成动脉斑块。这些斑块如果出现脱落的现象,这时候血液中的凝血物质就会聚集,从而形成血栓。因为血栓常年游走在身体的血管中,随时都有可能堵塞血管,所以身体也会因此出现各种征兆。

身体出现3种变化 意味着血管堵了

1、起床后手脚麻木

人在睡眠的时候,身体内的血栓却没有停止运动。这时候由于人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所以血栓更加容易出现堵塞现象。如果身体的某一处血管被堵塞住,那相应的身体部位就会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手脚就会因为缺乏血液供给,而出现麻木感、温度也会随之下降。如果起床的时候,频繁感到手脚麻木,且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甚至白天也频繁地会出现手麻突然发麻的情况,不排除血栓所致。

2、下肢不对称水肿

很多上班族,经常久坐不动,也会导致血栓出现,当你发现自己的双腿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时,往往是下肢深静脉栓塞的现象。

这种现象意味着,身体下肢的一侧出现了血栓堵塞血管的现象,这时候血液大多数存在于一侧,另一侧却无法得到血液供给。自然就会出现一边水肿,另一边水肿程度小或不水肿的现象。

3、出现胸闷


血管堵塞心脏动脉血管时,心脏会因为缺少血液供给而出现胸闷现象。(图片来源:Adobe Stock)

血栓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疾病,它会对身体的多个部位造成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心脏和大脑神经,一旦血管堵塞心脏动脉血管,那时候心脏就会因为缺少血液供给而出现胸闷现象。如果血管被堵塞过于严重,也有可能出现缺血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自己的心脏血管情况。
 
而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不经意间的小习惯,也会增大出现血栓的概率。平常能避免就要尽量避免。面对血栓,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和降低概率呢?

预防和降低血栓概率的方法

1、养成运动习惯

将双腿盘起,然后用双脚的脚尖抵住地面,尽量让脚紧贴于地面之上。然后用脚尖发力,带动身体开始旋转移动,每次坚持10圈左右。

每天在睡觉前或者休息的时候,按摩双臂和四肢,用一块鹅卵石或者按摩棒,按压肌肉紧绷的部位,从而达到放松筋骨、疏通血管的作用。

除了这两个动作,平时也可以经常做做有氧运动,也是很好的促进血液流通,预防血栓的方法。

2、服用抗血凝药物

由于血栓形成需要凝血物质的参与,一般是斑块脱落后血小板等物质聚集形成血栓。所以可以适量服用一些抗凝血的药物,从而降低血栓的形成机率。但是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先征求医生的同意,请他制定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千万不要私自购买药物,服用不当也会增加血管破裂的机率。

3、少吃油腻食物

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越高,出现血栓的可能性就越大。而胆固醇的含量与身体的脂肪含量有一定关系,如果在平时能够少吃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就可以减少身体中的胆固醇,自然也就将血栓的概率降下来了。

4、喝水充足

很多人由于工作太忙,总是要等到口干舌燥的时候才喝水。但是这样的饮水习惯却也会增大血栓的风险,因为血管中的水分少,意味着血液的浓稠度高。这时候血液中的胆固醇等物质,更容易发生沉淀现象,并形成血栓。

常年不喜欢喝水的人,身体出现血栓的概率会比爱喝水的人更高。因此,我们要养成正确的饮水习惯。不要等到口渴了以后才喝水。每天保证1500ml左右的饮水量。还有,早上起床后,要喝一杯开水。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