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都要给儿女3样“宝贝”。(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儿女要善待老人,把老人当成宝贵的财富。那么老人应该如何把自身的财富留给后人呢?
大多数人认为,留下一笔钱,还有房子等等。如果一个人得到了大量的财富,甚至会因此滋生好吃懒做的习惯,从而变成败家子。
所以,钱财当不是传家宝。一个人的福气、钱财是有定数,也是有变数。人老了,都要给儿女留下花钱都买不到的三样“宝贝”。
一、给儿女“当家做主”的机会
明代作家冯梦龙写了一个“滕县尹鬼断家私”的故事。
在香河县,有一个叫倪太守的老人。妻子过世多年,儿子成家之后,还掌握着家庭的经济大权。有一次,儿子倪善继说:“爹,你也七十多岁了,应该好好享福了。收租、管田、顾工的事情,还是我来吧。”倪太守说:“在一日,管一日。直持两脚壁立直,那时不关我事得。”
倪太守执意要管家,还再婚,娶了梅氏,生了小儿子。一晃,又过了四五年,倪太守还未来得及安排好后事,就一病不起了。之后,倪善继和梅氏争夺家财,还闹到官府去了。
有道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父母健在的时候,教诲儿女,如何当家做主,要如何处理好家庭矛盾、财产等。
把家长的位置交出去,能指点江山,纠正偏差,儿女能够尽快进入“顶梁柱”的角色,逐渐成熟,做到处变不惊。
二、给儿女“及时行孝”的机会
很多儿女,在父母过世之后,才说出一句——子欲养而亲不待。其内心是何等的悲伤?
作为父母,心疼儿女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故作坚强,不愿意接受儿女的关照,那么儿女会心存愧疚。
父母和儿女之间,就是血脉至亲,不管谁对谁好,都是应该的,不要有愧疚,不要礼尚往来,过分客套。
很多老人,不好意思麻烦儿女,认为自己在儿女家,就是打扰了;老人坚强一点,儿女就自由了。
事实上,真正有孝心的儿女,因为自己外出漂泊,但是父母在老家留守,非常不放心;父母常常生病,儿女就不得不隔三差五从城里赶回老家,送医送药,十分辛苦。
年纪大了,接受儿女的安顿。如果不能的话,就应该多商议,老人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决定。
担心两代人在一起不方便,可以租住在离儿女不远的地方,儿女送来的衣物食品,要开心享用。
“积善之家出贵子”。(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三、给儿女“积攒福气”的能力
《了凡四训》里记载,明代思想家袁了凡从小就立志,要做很多的好事。为了督促自己完成几千件好事的任务,他做了一个小本子,记录自己的言行举止。
袁了凡的母亲李氏不认识字,但是她努力帮助儿女们做好事,并且用鹅毛沾上墨水,用一个圈,来表示好事一件。有时候,一天可以画十多个圈。
一家人都做好事,那么很快就会形成这样的格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老祖宗留下一句话:“积善之家出贵子,不善之家无此福。”
好的家庭,有好的家风,每一代人的素质,都会有所提升,每一代人都对社会有贡献。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