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关于背信弃义最经典的案例(图)
【劝忍百箴】 张仪戏楚和晋惠公背信弃义
《劝忍百箴》传达了中国忍文化的深刻内涵。(图片来源:看中国合成)
《劝忍百箴》的作者是元朝的许名奎,书成于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公元1310年)。《劝忍百箴》共计一百篇。其内容包括忠孝仁义、喜怒好恶、名誉权势等多个方面。全书以一百篇箴言的方式,传达中国忍文化的深刻内涵。
古训嘉言可以作为今日之借鉴,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本篇为读者介绍这里给大家介绍历史上张仪的戏楚和晋惠公的背信弃义以及其他相关的历史实例。
〔原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大意]自古以来,人都难免一死,但是如果人不讲信用,就没有办法立足。
〔原文〕世有薄俗,口是心非。颊舌自动,肝膈不知。敢怨之道,种祸之基。诳楚六里,勿效张仪;朝济夕版,曲在晋师。
[大意]社会上有一种轻薄的习俗,就是口是心非、信口开河。舌头自动,嘴上说的是一套,但是内心的想法却不被人知晓,真的是心口不一!这就是招致怨恨的根源,也是种下祸患的根本。
张仪欺骗楚国,把六百里说成六里,不要效仿张仪。晋惠公得到秦人的帮助才回到晋国。但是,他早晨刚过河,晚上却在划给秦国的土地上修建防御工事,晋国是理屈的。
笔者介绍一下《信之忍》中提到的两个历史故事——张仪戏楚和晋惠公背信弃义。
1.诳楚六里 勿效张仪
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在位,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忧虑齐、楚两国已经缔结了合纵联盟,于是便派张仪前往楚国游说楚怀王。
楚怀王听说张仪来,空出上等的宾馆,亲自到宾馆安排他住宿。说:“这是个偏僻鄙陋的国家,您用什么来指教我呢?”
张仪游说楚怀王说:“大王若能听从我的意见,就请和齐国断绝往来、解除盟约,我愿意奏请秦王献出商于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让秦国的女子作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间娶妇嫁女,永远结为兄弟国家,这样向北可削弱齐国,而西方的秦国也就得到好处,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
楚怀王非常高兴地应允了张仪。大臣们来向楚怀王祝贺,唯独陈轸劝谏楚怀王不要轻信张仪。楚怀王说:“我不费一兵一卒即可获得秦国六百里地,满朝臣子都在为此庆贺,唯独你在阻止我,你想干嘛?”
陈轸回答:“不是这样的。以臣看来,商于一带的土地非但不能得到,反而会换来秦国和齐国联合起来。秦、齐二国一旦联合,届时必定会祸患临头。”
楚王要他继续说下去,陈轸则说:“秦国之所以对我楚国如此谨慎,只因为齐楚二国。如今大王如若听信张仪,则会使楚国孤立无援。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商于六百里地呢?
张仪回到秦国之后一定会背弃对大王的承诺,若是向北与齐国断绝关系,只会招来西边秦国的祸患,梁国的军队一定会一起攻打楚国。我替大王想了下对策,倒不如我们与齐国暗中合作、表面断交,派人跟随张仪去秦国。假如秦国把土地割让给我们,再与齐国彻底断交也不算晚。若他们不将土地割让出来,那也符合我们的策略。”
楚王却说:“希望陈先生闭上嘴,不要再讲话了,等着我得到土地便是。”
于是,楚国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楚怀王把楚国的相印授给了张仪,还馈赠了大量的财物,派了一位将军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
张仪回到秦国,假装没拉住车上的绳索,跌下车来受了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楚怀王听到这件事,说:“张仪是因为我与齐国断交还不彻底吧?”就派人去往宋国,借了宋国的符节到齐国辱骂齐宣王,齐宣王一气之下斩断符节,转而与秦国结交。
秦国、齐国建立了邦交之后,张仪才说:“我有秦王赐予我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楚国使者则说:“我奉楚王的命令,来接收商于之地六百里,从来没听说要收什么六里土地。”
楚国的使臣只得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楚怀王,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结果秦、齐两国共同攻打楚国,夺取了丹阳、汉中的土地。楚国又派出更多的军队去袭击秦国,楚军大败,于是楚国又割让两座城池和秦国缔结和约,结束战争状态。
2.朝济夕版 曲在晋师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当时重耳、夷吾逃亡他国,晋国因国君继承问题发生了内乱。
大臣里克派人到梁国迎接夷吾。夷吾想回去,吕省、郤芮说:“国内还有可立的公子却到国外来找您,难以让人信任。估计如果不去秦国,借助强国的威力返回晋国,恐怕会有危险。”于是夷吾就派郤芮送重礼贿赂秦穆公,许诺说:“如果得以回国,愿将晋国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并且又送信给里克说:“果真能立为君,愿将汾阳的城邑封给您。”
秦穆公于是派兵送夷吾回晋国。齐桓公听说晋国内乱,也率领诸侯来到晋国。秦军和夷吾也到了晋国,齐桓公于是派隰朋会合秦人一同送夷吾到晋都,立为国君,是为晋惠公。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背弃诺言,派邳郑向秦穆公道歉说:“当初我把河西许诺给您,今有幸回国继位。大臣们说:‘土地是先君的土地,您逃亡在外,凭什么擅自将土地许给秦国?’我与他们力争也没有用,所以向您道歉。”于是没有割地给秦国。
而且晋惠公也没有把汾阳城邑封给里克,反而夺了他的权力。晋惠公后来因重耳还在他国流亡,怕里克发动政变,便赐死里克。
晋惠公因违背给秦国土地和给里克城邑的诺言,又诛杀了七舆大夫,国人很不顺服他。
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向秦国请求购买粮食。秦穆公询问大夫百里奚,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各国都可能发生,救助灾荒,敦睦邻国,是国家应尽的道义。应该答应晋国。”
秦穆公说:“晋惠公虽然可恶,但晋国百姓是无罪的。”于是秦穆公派了大量的船只运载粮食,从秦国都城雍城至晋国都城绛城运粮的船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
公元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请求购买粮食。晋惠公与群臣商量,大夫庆郑说:“靠秦国的力量登上君位,过后便背弃割地的诺言。晋国饥荒时秦国还借粮食给我们,现在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给他们就是,有什么可顾虑的?还要商量!”
晋惠公的舅舅虢射说:“往年上天把晋国赐给秦国,秦国不知道夺取还借粮食给我们。今天上天把秦国赐给晋国,晋国岂能违逆天意?趁机攻打他们。”晋惠公听取虢射的计谋,不给秦国粮食,反而发兵去攻打秦国。秦穆公大怒,也发兵讨伐晋国。
公元前645年,晋惠公与秦穆公在韩原交战。秦穆公手下勇士奋力冲击打败晋军,晋军败逃,晋军没抓住秦穆公,而秦军却抓获了晋惠公带回秦国。不久,秦穆公放晋惠公回国,晋惠公回国后将晋国黄河以西的土地献给秦国,当时秦国的地盘向东已经扩展到黄河。
看这段历史,感觉晋惠公反复无常、几度背信弃义。最后落得兵败被俘、献地求和的下场,难道不是报应吗!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