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何谓义之忍?内涵最深刻的六大历史实例(图)

【劝忍百箴】六个有关忍的历史实例

作者:秦山 整理  2022-03-18 18: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劝忍百箴】 六个有关忍的历史实例
《劝忍百箴》传达了中国忍文化的深刻内涵。(团片来源:看中国合成)

劝忍百箴》的作者是元朝的许名奎,书成于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公元1310年)。《劝忍百箴》共计一百篇。其内容包括忠孝仁义、喜怒好恶、名誉权势等多个方面。全书以一百篇箴言的方式,传达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

古训嘉言可以作为今日之借鉴,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本篇为读者介绍《劝忍百箴》中《义之忍》的六个有关忍的历史实例

〔原文〕义者,宜也。以之制事,义所当为,虽死不避;义所当诛,虽亲不庇;义所当举,虽仇不弃。

[大意]义,就是适宜。把义当作处事的准则,以义为出发点做应该做的事情,即使涉及到抉择生死的问题也不回避。应当诛杀的,即使是亲人也不应庇护。应当举荐的,即使是仇人也不弃置。

〔原文〕李笃忘家以救张俭,祈奚忘怨而进解狐。吕蒙不以乡人干令而不戳,孔明不以爱客败绩而不诛。叔向数叔鱼之恶,实遗直也;石碏行石厚之戮,其灭亲乎?

[大意]李笃不以身家性命为忧而救了张俭的性命。祈奚抛掉个人恩怨而举荐解狐。吕蒙不因为同乡犯法而不斩杀。孔明不因为爱将打了败仗而不诛杀。叔向列举兄弟叔鱼的罪恶,真的是个非常正直的人。石碏杀了儿子石厚,应该算是大义灭亲吧。

〔原文〕当断不断,是为懦夫。勿行不义,勿杀不辜。

[大意]该下决心的时候不下决心,这是懦夫的行为。不要做不合道义的事情,不要杀害没有罪的人。

笔者介绍一下《义之》中提到的六个历史故事。

1.李笃忘家以救张俭

张俭,字符节,东汉时期大臣、名士。侯览的乡人朱并本性谄媚,卑鄙龌龊,张俭很瞧不起他,朱并对此非常嫉恨,上书诬告张俭与同乡二十四人别立名号,共为朋党,企图危害国家。

朝廷于是下令捉拿张俭,并把朱并的名字削掉,以示为他保密。张俭逃命,狼狈出走。跑到哪里,天黑了,就到哪家住宿,众人没有不敬重他的名气和品行的,即使会家破人亡,还愿收容他。后来流亡到东莱,躲在李笃家里。

外黄令毛钦带兵到他家,李笃对毛钦说:“张俭知名天下,逃跑不是因为他有罪。即使见到张俭,您难道能忍心把他捉去吗?”毛钦站起来抚李笃背对他说:“蘧伯玉以独为君子可耻,你为什么一个人独专仁义呢?”李笃说:“我李笃虽说好义,您今日已得义一半啊!”毛钦叹息地走了。李笃因此得以送张俭出塞,张俭因而免于遇难。

2.祈奚忘怨而进解狐

祁奚,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因食邑于祁,遂为祁氏。平公时,复起为公族大夫。祁奚在位约六十年,为四朝元老。他忠公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受人们爱戴。

祁奚荐贤成为千古美谈,为人所称颂。祁位于帝尧封地,有“尧之遗风”,其民勤俭质朴。这种品质在祁奚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祁奚年纪大了,请求告老还乡,悼公问谁可代中军尉一职,祁奚举荐解狐。悼公又问,解狐可是你的杀父仇人,祁奚道:“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解狐死后,祁奚又推荐祁午。悼公问,祁午可是你的儿子,祁奚道:“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这就是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祁奚以公而无私赢得了朝野内外的赞誉,他的言行也随之成为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

3.吕蒙不以乡人干令而不戳

吕蒙,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孙权统事后,吕蒙受到重用。

孙权西征关羽时,任命吕蒙为前部,吴军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麋芳。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吕蒙将关羽部下的家属全部抓获,厚加抚慰,并下令军中,不得骚扰百姓,不得擅人民家有所索取。

当时吕蒙手下有一个军士,与吕蒙一样是从淮河以北的汝南郡南渡而来。他拿了民家一斗笠,来覆盖官府的铠甲。吕蒙认为,铠甲虽是公家器物,但擅取民家斗笠还是犯了军令。挥泪将他斩首。于是军中震栗,以致路不拾遗。

吕蒙还派人早晚慰问年长之人,关心他们的生活,补给不足。若有人生病,就送去医药,有人饥寒,就送去粮食和衣服。关羽府库中的财宝,吕蒙一毫不取,全部封存。

4.孔明不以爱客败绩而不诛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国。诸葛亮命令赵云、邓芝作为疑军,占据箕谷,自己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当时有久经战场的老将魏延、吴壹等,议论者都说应该以这些人为先锋,而诸葛亮违背众人意见提拔马谡,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

魏明帝曹叡得知蜀汉来伐后,派大将张郃总督各路军马在街亭阻挡马谡。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部署,放弃水源将部队驻扎在南山上,部队分置调度混乱,马谡的先锋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采纳他的计谋。而且马谡仗恃南山的地势,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郃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马谡的士兵败逃四散。诸葛亮进军没有落脚据点,只得攻取西县百姓一千多家回到汉中。

诸葛亮回军后,将马谡连同与之一起在街亭作战的张休、李盛等全部处斩。马谡死后,诸葛亮亲自前往吊丧,为他痛哭流涕,安抚他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样恩待他们。马谡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5.叔向数叔鱼之恶

羊舌肸,姬姓,羊舌氏,字叔向。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政治家,与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齐名。羊舌肸的兄弟为羊舌鲋,字叔鱼。

晋昭公四年(前528年),羊舌鲋处理刑侯与雍子的土地纠纷,因接受贿赂而偏袒理亏的雍子。邢侯一怒之下,把叔鱼和雍子都杀了。韩起问羊舌肸这件事的是非曲直,羊舌肸丝毫不偏袒他的弟弟,而是认为三人都有罪。特别指出自己的弟弟叔鱼鬻狱,是贪以败官。最后的处理是杀掉了还活着的邢侯,并将已死的叔鱼陈尸于市。

6.石碏行石厚之戮

石碏,春秋时期卫国大夫。

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往,石碏禁止,但禁止不住。到卫桓公当国君时,石碏就告老退休了。鲁隐公四年的春天,卫国的州吁杀了卫桓公,自己当上了国君。

州吁无法安定卫国的民心,于是石厚便向石碏请教安定君位的方法。石碏说“能朝见周天子,君位就能安定了。”石厚问;“怎么才能朝见周天子呢?”石能答道“陈桓公正受周天子宠信,陈国和卫国的关系又和睦,如果去朝见陈桓公,求他向周天子请命,就一定能办到。”石厚跟随州吁去到陈国。

石碏派人告诉陈国说;“卫国地方狭小,我年纪老迈,没有什么作为了。来的那两个人正是杀害我们国君的凶手,敢请趁机设法处置他们。”陈国人将州吁和石厚抓住,并到卫国请人来处置。这年九月,卫国派遣右宰丑前去,在濮地杀了州吁。石碏又派自己的家臣懦羊肩前去,在陈国杀了石厚。

《春秋》上说:“石碏真是一位纯粹正直的臣子。他痛恨州吁,把石厚也一起杀了。‘大义灭亲’,大概就是说的这种事情吧!”

(待续)


責任编辑: 申思茗 来源:看中国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