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生命奥秘破解 神秘倒数3200归零即死亡将至(图)

 2022-04-20 09:12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基因突变示意图
最新一项研究揭露不同哺乳类动物自生至死经历的“基因突变总次数”大致相同,亦即突变速度愈快的生物,愈早迎来生命终结。图为基因突变示意图。(图片来源: Adobe stock)

【看中国2022年4月19日讯】学界普遍都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体,皆存在着不可见的“生物钟”,其掌管该生物的衰老和寿命,据最新一项研究揭露出一个令人非常震惊的事实,在不同哺乳类动物中,从生至死所经历之“基因突变总次数”大致相同,亦即突变速度愈快的生物,就会愈早迎来生命之终结。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指出,一篇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研究中,科学家针对包含人类在内总共16个物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哺乳类动物一生中,其基因突变的总次数大致相近,也就是突变发生频率愈高者,个体寿命就会愈短。

在此项涉及人类、猴子、马、狮子、老虎、长颈鹿、猫、狗、老鼠、兔子和裸鼹鼠等16种不同的哺乳类物种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了上述所有物种于生命周期中所经历的基因突变次数,大约皆在3200次左右。

报告中显示,老鼠每一年平均有800次的突变,使得其寿命因而受限在4年左右;而狗每年的基因突变次数,约在249次左右,故其正常寿命就比老鼠还长,大约落在10几年左右;至于人类,其平均每年的突变约47次,也大致符合了当前人类的平均寿命数字;而狮子为160次;长颈鹿是99次。

BBC报导称,解释这个算式背后之意义是,寿命短的动物,其用更快的速度来进行基因突变,当在用光被允许的3200次“突变配额”之后,就会迎来终结。

遗传因子“基因”可被简单理解成为生命体的“蓝图”,其掌管身体成长和管理等相关指令,而基因突变就是发生原有蓝图范围之外的变异,其让生命体的部分生理性质脱离了先天DNA的掌控。

基因突变已经被广泛地认为是癌症的关键根源之一,但其与衰老的相关性,却一直引发正反争论,而这次研究据称是“第一个实验性证据”,证明了两者之间的关联,研究人员说,此次重大发现有助于解释衰老,可望能够帮助人们解开恶性肿瘤之谜团。

責任编辑: 王君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