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两宋风华】(5)修文垂统 千古一碑(视频)

——《故国神游》讲史系列

 2022-01-16 10: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3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上一篇我们讲到宋太祖要息天下之兵,建久长之计。于是他治乱抑武,杜绝了五代乱源,这个呢就是做到了息天下之兵。那么接下来,他要如何建久长之计呢。所以这一篇我们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是《修文垂统 千古一碑》。

我们知道,做事的时候,开头很重要。比如盖房子,开始要打地基,射箭,开始要瞄准,开始做不好,后面就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讲平常人做平常事,那么对于一个开国之君要开创一个朝代,就更是如此。他的治国理念,学术倾向,甚至是爱好都会影响一代之规模,一朝之气象。

那么宋朝所呈现出来是一种什么样的气象呢,当然,有的朋友可能会脱口而出“积贫积弱”,这个只能说由于看问题角度不同而形成的一种偏颇印象,这方面我们在以后的内容中会专门讲到。事实上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宋朝是一个高度文明富庶的时代,它的文化非常繁荣,无论是思想、文学、音乐、绘画、学术、科技方方面面,成就都非常之高。此外,宋朝的士大夫,这个群体,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具有鲜明特色的人物群像。他们非常有社会责任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彼此以气节相高,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他们非常务实,讲求知行合一,去实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那么宋朝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一派繁荣的文明气象呢?这个就与宋太祖极大有关。正如本集的标题是“修文垂统”,就是说呀,宋太祖要广修文德,并以此垂范后世,让后世帝王也都注重文治教化。

我们知道宋太祖是生长于五代乱世,出生于武人世家,他的父亲就和他一起在后周中央禁军中供职,带兵,这在当时也是很荣耀的一件事。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赵匡胤却有着与一般武人的不同之处,就是他非常喜欢读书。史书中记载他早年在军旅之中时,就是手不释卷。如果听说哪里有奇书、好书,不惜重金求购。有一次,赵匡胤随周世宗出征,有人向周世宗进谗言,说赵匡胤攻下寿州时,拉走了好几车东西,分量都不轻,都是重货。周世宗就想啊,这是藏了金银啊,还是藏了兵器啊,就派人去检查。把所有的箱子都打开,结果一看,全部都是书,数千卷的书。周世宗就奇怪啊,因为那个时候的武人,攻城掠地后,只见过抢钱抢物,作为战利品,没见过拉著书走的。周世宗就问赵匡胤:“你是朕的将帅,开疆拓土,应当留意于打造兵器,训练士卒,要书有什么用呢?”赵匡胤就回答啊:“臣没有什么奇谋善策,却担任了这样重要的职位,很担心能力不足,所以就广聚图书,希望能够开拓见闻,增长见识。”周世宗听了之后,觉得很好。

赵匡胤称帝之后,在乾德四年曾经下诏求书,于是民间的一些珍贵藏书就纷纷出世,献至朝廷。宋太祖就把这些书置于史馆,藏于书府,也就是皇家图书馆。因为做了帝王嘛,这个收集图书的意义就有了不同,就不仅是为了自己阅读,增长见识,它更是继五代兵戈扰攘之后,一次对前代书籍,对中华文化的挽救行动。

历史上很多明君圣主都做过这样的事,对这类事情,史家的评价也一向很高。上集我们提到过五代军阀安重荣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很显然,宋太祖与他不是一种人,宋太祖可不认为兵强马壮就可以搞定一切,他清楚的知道,文明的运化与传承才是久长之计。所以才会在戎马倥偬之际,不忘重金求购图书。所以说呢,历史的安排啊,都有其深远的意义,谁能够成为一代明君,掌天下之权柄,都不是偶然的,他一定要有那样的根基和器识,才能够不负天命。

宋太祖知道文治教化的重要性,所以,他登基后,在文治教化方面有很多的举措。比如,他登基后没几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视察学校,下诏修葺祠宇,就是供奉着先贤大儒的祠堂,命人给先圣、先贤造像,又亲自为孔子、颜回撰写赞书,然后又让群臣分别为其他先贤大儒作赞以示尊礼。


責任编辑: 李云飞 来源:看中国专栏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