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不会成为新闻主角,但事发时他们永远第一时间身处前线,把收集到的资讯用一支笔写出来。图为反送中抗争前线的记者们。(图片来源:庞大卫/看中国)
【看中国2021年6月20日讯】记者不会成为新闻主角,但事发时他们永远第一时间身处前线,把收集到的资讯写出来。他们隐藏在文字的背后,读者看到的是一篇篇的报导、文章和故事,或许根本不会留意报导者为何人。一旦传媒人屡屡成为新闻主角,或许预示着新闻自由之根基已被撼动。
何谓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媒体人被赋予的一种权力,将事实真相客观、持平、中立地报导出来,予民众知情权。传媒也是自由社会中,除了司法、立法、行政之外的第四权,媒体有监督政府、防止政府滥权的社会责任。除此之外,传媒人亦是新闻自由的根基所在。
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党媒等左派报章不可视之为传媒,它们报导的是谎言,与真相差之千里,因此它们仅可被称为喉舌或代理人。
曾几何时,读了《苹果日报》10几20年,仅略知一些知名的专栏作家,从未留意过其中的记者们都是何许人也。日前,《苹果》在一年之内第二次遭到香港国安警察的打压,大楼被围封,办公室被搜查,管理层被捕。透过报导,已感到一场腥风血雨的来临,香港新闻自由的丧钟已经敲响。
当日被捕的五人包括《苹果》副社长陈沛敏。她双手被扣在身后,被一名女警押送回苹果大楼协助调查,途中她望了一眼在旁拍摄的记者,眼神透露出坚定。她的丈夫——立场新闻的总编钟沛权形容她被捕后“冷静、坚强和镇定”。
翌日的《苹果日报》全版刊登了一篇关于她的采访。原来陈沛敏入行已有20余年,曾经凭报导“缅甸大选”而获得人权奖,也曾飞往瑞典直击报导诺贝尔和平奖颁受予刘晓波。她亦在2011年亲往日本福岛报导核电站泄漏事故。上司致电叫她撤回,她选择留下。她觉得身为记者,就要留在灾难现场。
2020年国安法实施后,香港也成为灾难现场。12月,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被控涉嫌触犯国安法的“串谋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而被囚。1996年入职《苹果日报》的陈沛敏早年负责保安范畴的新闻,对于监狱探访并不陌生。她早年探访的是臭名昭著的重犯叶继欢,如今探访的是“重犯”兼上司的黎智英。
去年《苹果》报庆25周年时,黎智英对员工说,不会逼员工做烈士,但凭对自己、家庭和社会尽责。香港的局势急转直下,作为中共眼中钉的《苹果》必然成为当局首当其冲要打压的对象。有员工因顾及个人安全和家人的担忧而离开《苹果》,亦有人选择留下来。
陈沛敏说,她会留到最后一刻,今时今日做《苹果》已经不再是一份工作。换言之,新闻工作者这个身份已成为一份沉甸甸的重担,承载着社会责任,阻止或减慢香港的沦陷,但要面对随时被捕的风险,以及终身监禁的刑罚。
除了陈沛敏,香港有太多新闻工作者都已经赢得港人的尊重。正如时评人萧若元所言,如今报导真相,传媒人要舍身取义,犹如身临战场,凭信念而勇往直前。
2019年因直播报导反送中事件而被港人亲切称为“立场姐姐”的何桂蓝,如今已经深陷牢狱。她由记者转型成为社运人士,因参与2020年民主派立法会初选而被当局控以“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今年2月,她在申请保释时,于法庭上慷慨陈词道:“我不会接受任何限制我在任何平台、就任何事──包括政治──发表言论的保释条件。”“公民在公开平台发表言论,尤其就政治问题进行辩论,才是一个国家能够真正安泰的基石。所以言论自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与真正的国家安全有任何冲突。”
有熟悉何桂蓝的人形容她纯真、率直、乐观,即使入狱,她仍未放弃希望。这种精神也一直在鼓励墙外的人继续抗争下去。
蔡玉玲是香港电台王牌节目《铿锵集》的编导,曾参与制作《7.21元朗黑夜》和《7.21谁主真相》专题报导。2019年7月21日反送中期间,黑社会在元朗港铁站无差别袭击市民,造成流血事件,警方被指不作为,纵容黑社会行凶,在黑社会成员离开后才到场。作为调查记者,蔡玉玲因在节目中还原事件真相,而遭到港府构陷,被控查册时做出虚假陈述罪成。
蔡玉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勇敢,直言身为《铿锵集》编导而感到自豪,不会因此放弃媒体工作。
利君雅是另一名正直、敢言的媒体人,曾在记者会上多番质问林郑月娥而获得港人的认同,不过亦因此不获港台续约。
另一位香港资深传媒人程翔,早年因撰文披露江泽民割让土地予俄罗斯,而被中共囚禁近三年,虽未遭受严重的酷刑折磨,但亦经历了惨痛的精神折磨和人格虐待。在中共2008年奥运前夕,程翔在香港各界的努力下被成功营救出来。其后他将被囚期间的心路历程撰写成书——《千日无悔》。
作为记者和传媒人,程翔曾寄语道:“今时今日做记者必须有觉悟,铭记自己的社会角色,第一对事实负责,第二对良知负责,第三对历史负责。”
尤其在动荡的年代,面对强权,记者这一身份显得耀眼。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