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本是幕後英雄 無奈成為新聞主角(圖)

作者:李子壬  2021-06-20 09: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5
    小字

記者在香港反送中運動擔當記錄者的重要角色,港警突然修例限制未在政府新聞處系統的傳媒採訪,被指嚴重窒礙新聞自由。(圖片來源:龐大衛/看中國)
記者不會成為新聞主角,但事發時他們永遠第一時間身處前線,把收集到的資訊用一支筆寫出來。圖為反送中抗爭前線的記者們。(圖片來源:龐大衛/看中國)

【看中國2021年6月20日訊】記者不會成為新聞主角,但事發時他們永遠第一時間身處前線,把收集到的資訊寫出來。他們隱藏在文字的背後,讀者看到的是一篇篇的報導、文章和故事,或許根本不會留意報導者為何人。一旦傳媒人屢屢成為新聞主角,或許預示著新聞自由之根基已被撼動。

何謂新聞自由?新聞自由是媒體人被賦予的一種權力,將事實真相客觀、持平、中立地報導出來,予民眾知情權。傳媒也是自由社會中,除了司法、立法、行政之外的第四權,媒體有監督政府、防止政府濫權的社會責任。除此之外,傳媒人亦是新聞自由的根基所在。

首先要釐清一個概念,黨媒等左派報章不可視之為傳媒,它們報導的是謊言,與真相差之千里,因此它們僅可被稱為喉舌或代理人。

曾幾何時,讀了《蘋果日報》10幾20年,僅略知一些知名的專欄作家,從未留意過其中的記者們都是何許人也。日前,《蘋果》在一年之內第二次遭到香港國安警察的打壓,大樓被圍封,辦公室被搜查,管理層被捕。透過報導,已感到一場腥風血雨的來臨,香港新聞自由的喪鐘已經敲響。

當日被捕的五人包括《蘋果》副社長陳沛敏。她雙手被扣在身後,被一名女警押送回蘋果大樓協助調查,途中她望了一眼在旁拍攝的記者,眼神透露出堅定。她的丈夫——立場新聞的總編鍾沛權形容她被捕後「冷靜、堅強和鎮定」。

翌日的《蘋果日報》全版刊登了一篇關於她的採訪。原來陳沛敏入行已有20餘年,曾經憑報導「緬甸大選」而獲得人權獎,也曾飛往瑞典直擊報導諾貝爾和平獎頒受予劉曉波。她亦在2011年親往日本福島報導核電站洩漏事故。上司致電叫她撤回,她選擇留下。她覺得身為記者,就要留在災難現場。

2020年國安法實施後,香港也成為災難現場。12月,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涉嫌觸犯國安法的「串謀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而被囚。1996年入職《蘋果日報》的陳沛敏早年負責保安範疇的新聞,對於監獄探訪並不陌生。她早年探訪的是臭名昭著的重犯葉繼歡,如今探訪的是「重犯」兼上司的黎智英。

去年《蘋果》報慶25週年時,黎智英對員工說,不會逼員工做烈士,但憑對自己、家庭和社會盡責。香港的局勢急轉直下,作為中共眼中釘的《蘋果》必然成為當局首當其衝要打壓的對象。有員工因顧及個人安全和家人的擔憂而離開《蘋果》,亦有人選擇留下來。

陳沛敏說,她會留到最後一刻,今時今日做《蘋果》已經不再是一份工作。換言之,新聞工作者這個身份已成為一份沉甸甸的重擔,承載著社會責任,阻止或減慢香港的淪陷,但要面對隨時被捕的風險,以及終身監禁的刑罰。

除了陳沛敏,香港有太多新聞工作者都已經贏得港人的尊重。正如時評人蕭若元所言,如今報導真相,傳媒人要捨身取義,猶如身臨戰場,憑信念而勇往直前。

2019年因直播報導反送中事件而被港人親切稱為「立場姐姐」的何桂藍,如今已經深陷牢獄。她由記者轉型成為社運人士,因參與2020年民主派立法會初選而被當局控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今年2月,她在申請保釋時,於法庭上慷慨陳詞道:「我不會接受任何限制我在任何平台、就任何事──包括政治──發表言論的保釋條件。」「公民在公開平台發表言論,尤其就政治問題進行辯論,才是一個國家能夠真正安泰的基石。所以言論自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與真正的國家安全有任何衝突。」

有熟悉何桂藍的人形容她純真、率直、樂觀,即使入獄,她仍未放棄希望。這種精神也一直在鼓勵牆外的人繼續抗爭下去。

蔡玉玲是香港電台王牌節目《鏗鏘集》的編導,曾參與製作《7.21元朗黑夜》和《7.21誰主真相》專題報導。2019年7月21日反送中期間,黑社會在元朗港鐵站無差別襲擊市民,造成流血事件,警方被指不作為,縱容黑社會行凶,在黑社會成員離開後才到場。作為調查記者,蔡玉玲因在節目中還原事件真相,而遭到港府構陷,被控查冊時做出虛假陳述罪成。

蔡玉玲在接受採訪時表現勇敢,直言身為《鏗鏘集》編導而感到自豪,不會因此放棄媒體工作。

利君雅是另一名正直、敢言的媒體人,曾在記者會上多番質問林鄭月娥而獲得港人的認同,不過亦因此不獲港台續約。

另一位香港資深傳媒人程翔,早年因撰文披露江澤民割讓土地予俄羅斯,而被中共囚禁近三年,雖未遭受嚴重的酷刑折磨,但亦經歷了慘痛的精神折磨和人格虐待。在中共2008年奧運前夕,程翔在香港各界的努力下被成功營救出來。其後他將被囚期間的心路歷程撰寫成書——《千日無悔》。

作為記者和傳媒人,程翔曾寄語道:「今時今日做記者必須有覺悟,銘記自己的社會角色,第一對事實負責,第二對良知負責,第三對歷史負責。」

尤其在動盪的年代,面對強權,記者這一身份顯得耀眼。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