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在鸿篇巨著《西游记》中,谈上天、论下地,犹如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一般。(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吴承恩让鸿篇巨著《西游记》一开篇,就带着雄浑的气度,他讲起天上、人间及地下,洋洋洒洒,犹如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一般,信手拈来。这部著作讲述了生动的修炼故事,不同章回之间还穿插着许多精采的诗词。诗词工整对仗,读来朗朗上口。有学者认为,《西游记》中的诗词还有调和人体阴阳平衡之功效呢!我们来看看吧,哪一首会是您最喜欢的?
1、第一回的“争名夺利几时休?早起迟眠不自由!骑着驴骡思骏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劳碌,何怕阎君就取勾?继子荫孙图富贵,更无一个肯回头!”
美猴王为寻仙访道,来到南赡部洲。吴承恩以猴王的视野,记录南赡部洲的芸芸众生相,即上文所述。
这首诗仅寥寥数句,就将人间众生百态,刻画得入木三分。千百年来这首诗直戳人世“假面”,人人都知名利、富贵带不走,依然不甘心放手,正如作者所言“更无一个肯回头”。
这首诗跟《红楼梦》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在何?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2、第一回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悟空出生后,在花果山和一群猴子无忧无虑地玩耍。
这群猴子玩儿累了,要去山涧洗澡。猴子们想寻究探源,山涧水从何处发源。于是,猴子家族发起总动员,一齐顺涧爬山,寻找源流,发现了一处“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的瀑布飞泉。
有猴子提议,谁能钻进对面的山洞,出来还不受伤,大家就拜他为王。悟空听罢,立刻飞了进去,又安全地飞了出来,并说了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原本是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人要失去了信义,不知他还能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接的木销子,它还能靠什么行驶?猴族很讲信义,一起拜石猴为大王,称他为“美猴王”。
3、第二回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悟空向菩提祖师学道,得到点化,并习得七十二般变化。猴王天地生成,很有灵性,很快学会了变化口诀。
不久,又学会祖师教他的腾云驾雾。自古以来,神仙都能“朝游北海暮苍梧”。悟空不懂那是什么意思。祖师告诉他,一日之内就能游遍四海之外,才算得上“腾云”。当悟空喊难,祖师却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在悟空的恳求下,祖师教给他驾驭“筋斗云”之术,身体一抖,跳将起来,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为他日后降妖除魔,打下了基础。
4、第七回的“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问东君因甚,如今祸害相侵。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
这是《西游记》第七回开篇词,以浓缩的诗词总结,并透析了悟空的过往与因果。悟空大闹天宫,诗文交代因其“欺心”“狂妄”,没有分清楚上下之别,乱了天地之间的秩序,因而遭到天谴,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诗词中的“东君”,指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屈原楚辞《九歌・东君》中,歌咏正神东君,颂赞太阳神威严、神武、尊贵。
“罔极”指没有边界,没有止境,这里形容悟空逆天叛道的狂妄之心,没有边际。
5、第八回的“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西游故事中,如来说,南瞻部洲是个口舌凶场,是非恶海,贪淫乐祸,多杀多争。为劝人为善,就得为他们传去真经。于是菩萨奉如来法旨去东土,寻一个取经人。
昔日,悟空因大闹天空被压在山下五百年受惩戒。菩萨在五行山见到了悟空,悟空希望菩萨救他出去。菩萨说悟空罪业深重,救他出来恐又生祸害。
悟空再三表明心迹,而他确实反省了狂妄诓天之罪、情愿修行。菩萨一听很为他高兴。小说就以这首诗颂赞悟空改过向善的决心,心生修炼一念,震动了天地众神。后来悟空保唐僧取经,天地众神鼎力相助悟空降妖除魔。
6、第八回的“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
菩萨听到悟空说他甘愿修行,心里颇为欣慰,于是引述了这句话。这句话是根据《周易・系辞上》的一句话演绎而来。
孔子说:“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意思是君子居于室内,口出善言,千里之外的人都会感应到他的善,何况是在近处的呢!君子居于室内,口出不善,千里之外的人都会感应到他的恶,都会排斥他,何况是在近处的呢!”
7、第十回的“ 人生却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过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唐太宗游地府,还阳之前,崔判官引领太宗穿越阴山背后的十八层地狱。经崔判官介绍,人在阳间作恶,比如不忠不孝、糟蹋五谷、明欺暗骗、大斗小秤、奸盗诈伪、淫邪欺罔之辈,死后就会落入十八层地狱,根据罪孽大小,受到相应的刑罚。崔判官介绍完毕,吟咏了这首诗。劝人行事,莫要泯灭良知。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