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世界航海史上规模最大的郑和下西洋(图)

 2021-03-24 11: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世界航海史上规模最大的郑和下西洋
明朝郑和下西洋。(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郑和下西洋,是明初的一大盛事,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航海活动。

郑和,原姓马,回族,生于洪武四年,云南昆阳州宝山乡和代村人,郑和的先世是西域人。永乐十五年,郑和出使西洋时,路过泉州,在泉州伊斯兰圣地行香,乞求圣灵保佑。郑和也信奉佛教,也是佛门弟子,并取法名为“福善”。明朝人以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来尊称郑和为“三宝太监”。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开始注重和四邻建立友好的关系。到了永乐帝时期,对于下西洋的人选,永乐帝做了慎重的选择。要完成这一重大的历史使命,不但要有出色的才能,还要有机智的外交才能和敢于冒险、不怕苦难的精神,最后永乐皇帝在他周围的人群中最后选中了郑和。

时年34岁的郑和,领受了下西洋的任务,这对他来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他想到,幼年时,父亲经常对他讲述去朝拜天方的航海故事,他希望自己也能乘风破浪到世界各地去。伟大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明初大量的物资都聚集在南京和北京,在这两个地方都建有库藏。郑和下西洋所用的一切物资大都从南京仓库支取。从南京仓库支取的货物主要有丝织品、瓷器、铁器、粮食、布匹、书籍、金、银、铜,钱财和其他生活用品等。

明初,政府在全国的许多地方设立了造船厂。南京建立的龙江造船厂规模最大,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大多在这里建造。淮南的清江船厂的规模也很大。在当时的大船厂里,分工很细,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明初的造船业,既发展了前人的技术成果,又积累了很多的技术经验。宝船的下水问题,采用船坞的方法,解决了大船造好后下水的问题。创造了水密隔舱,就是每一个船舱之间严格的隔开,如果有一处漏水,不致影响全船。宝船粗短,在海水中稳定性强,船体能抵抗海浪冲打。

郑和历经无数次的艰难险阻,在二十八年的航海生涯中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达东南亚、南亚、伊朗、阿拉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共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显示了中国人在造船、航海等方面的高超技术,证明当时中国在世界航海事业中居于领先地位。

郑和统率船队下西洋,普通船只一般每次达二百六十余只,大中巨型宝船六十余只,宝船估计为一千五百吨级,能容纳约二万七千人。郑和下西洋打通中国至东非海岸全程的海上交通,约一万五千英里。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早了近百年。无论在人数、船队规模、舰船与质量都远远超过了此后欧洲中世纪的航海舰队。

当时,中国以南海为界,把通往各国的海路划分为东洋和西洋。郑和七次出使航海都是走的西洋航线,到达的国家大都是西洋国家,所以人们称他的航行为“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明成祖永乐皇帝信任的太监,人称“三保太监”,佛家语音转为“三宝太监”。因此“郑和下西洋”在史书上又称“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明初的一大盛事,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航海活动。

責任编辑: 李晓真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