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憋尿,时间久了膀胱功能会受影响。(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可能大家都认为尿液只是人体的排泄废物,作为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产物,其实尿液是健康状况的晴雨表。有不少人觉得尿量多就意味着自己的肾不好了,这一观点究竟是否正确呢?
尿多是不是代表肾不好?
其实尿量多或少不是很固定,比如天气热出汗多,尿自然会减少,要是水喝多了,尿就会增加。“肾不好”更多的表现恰恰是尿少,至于尿多,只在一些急性肾功能损伤的过程中会短暂出现。
当尿少到不能满足人体需要时,抽血检查就会发现“肾功能异常”,如果一直少下去,甚至可能发生“尿毒症”。当然,确实还有些疾病会让尿变多,但不一定是肾病,比如糖尿病、尿崩症等。
一天尿量多少算正常?
如果水喝多了,尿量也自然会增加。(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人的两个肾脏每天产生的原尿量有180升,但由于肾脏的重吸收浓缩作用,最终形成的尿只有1000~2000毫升,这相当于2~4瓶矿泉水的含量。
实际上,人的尿量是很容易发生变化的。如果因为天气热,出汗多,人的尿量自然也就会减少。如果水喝多了,尿量也自然会增加。
一天尿多少次正常?
一个正常人24小时总尿量为1500毫升,每次会排出300~400毫升,算下来,人一天大概会尿3~5次。当然,这只是个平均的结果。通常来说,一个健康的成人白天会尿3~6次,夜间则会尿0~1次。
如果不是因为水喝太多了,却在24小时尿了8次以上,夜尿超过2次,每次尿得还特别少(低于200毫升),这就属于尿频。
尿多就等于肾不好?
一般说来,肾不好的现象反而更多表现为尿少,只有在一些急性肾功能损伤的过程中会短暂出现尿多的情况。当尿少到不能满足人体需要时,抽血检查就会发现肾功能异常。这样一直发展下去,就很有可能会导致尿毒症的发生。
另外,还有很多疾病也会导致尿量增加,比如糖尿病、尿崩症等。因此,尿多并不能说明人的肾不好。
尿得远近与肾功能好坏无关
尿是人体新陈代谢后的排泄物,它的排泄主要与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的功能以及相关神经支配功能有关。肾脏是产生尿液的器官,但并不参与尿液自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的过程,因此凭尿线的远近来判断肾功能的好坏是不科学的。
正常的尿没有异味
新鲜尿液非但不“骚”,反而有特殊的、微弱的芳香味(或氨味),并不难闻。不过尿放久了,细菌滋生,尿素分解,氨味就会很浓,于是就变骚了。如果尿液的气味变得很特殊,可能是疾病的预兆。
比如,苹果味的尿可能是糖尿病酮症,腐臭味的尿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刺鼻的氨味则是膀胱炎或尿潴留的表现。
正常的尿颜色也有深有浅
正常的尿色,其实有点像“没起泡泡的啤酒”。
尿之所以有颜色,主要是溶解了一些色素,如果喝水少,浓度高,颜色就会深,反之,水喝多了尿色就会变浅。
尿的颜色有时也预示一些疾病,比如:乳白色尿可能是感染化脓引起的“乳糜尿”,浓茶色尿可能是肝胆问题,酱油色尿可能是发生了溶血或肌肉损伤,红色尿则说明尿里有血。
还有,医生平时不会仅凭尿色就给人看病(因为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尿色,比如药物、饮食)。
人真的会被吓尿?
排尿的过程,是膀胱、括约肌、神经等系统充分协调、配合完成的过程。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尿急,我们还是能通过大脑发出指令:要憋住,不能随地小便。
但遇到特别恐怖的情况时,这个控制机制可能会失灵,于是大脑无法下达指令,括约肌突然放松,人就……吓尿了。
憋尿真的能把人憋死?没错,人真的能让尿憋死。
经常憋尿,时间久了膀胱功能会受影响,继续发展的话,尿液倒流就可能伤肾,再严重一些的话,“伤心、伤脑”,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都是有可能的。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