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坚持不懈,终于在五十五岁时被封为伏波将军,大器晚成。(手绘插画:Winnie Wang/看中国)
近日读了日本的木村秋则先生种植无农药苹果的多篇报导之后,不禁感慨万千。他在家人的支持下,从1978年开始尝试“不用农药,不施化肥”的栽培方式,连续八年几乎没有收获,虽然精神接近崩溃,最终在第九年栽培成功,种出了纯天然有机苹果。他苦撑了十一年才开始有收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
相反,我由此联想到了少年时代在学校见过的一些“神童”,那些人虽然是考场高手,每个人带着美丽的光环走进了名牌大学,累经挫折步入中年之后,换了多次工作,现在大部分人却仍是碌碌无为。这种状况不由让人回想起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名言: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厚积薄发 楚庄王治国有方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原意是说最大而方正的东西,表面上反而看不到它的棱角;最贵重的器具,则需要很长久的时间才能它制作出来。在中国古代,钟、鼎的铸造,需要大火锻炼,物件越大,需要冷却凝固的时间就越长。后人常用这个成语形容能担当重任的人物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炼,真正杰出的人才成名都比较晚。
古籍文献《韩非子•喻老》中记录了楚庄王治理国家的经历。在战国时代,楚庄王治理朝政三年,没有发号一项政令,也没有丝毫政绩作为。右司马忍不住,对楚庄王讲了一个谜语:“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对他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成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叫,一旦鸣叫必会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
经过半年,楚庄王亲自听取朝政,有十项政令被废除,九项政令被启用,诛杀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国家被大力整治;于是他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齐军,在河雍战胜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
楚庄王胸怀大志,不因为一点小失误,就随意加害忠贞善良的大臣,所以拥有很好的名声;他计划周详不急于显示,所以能成就巨大的功绩。所以韩非子对他评价说:“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姜子牙作为齐国的始祖,以83岁高龄帮助周文王伐纣。(图片来源:Adobe stock)
坚持不懈 伏波将军大器晚成
另据南朝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东汉时,有一个名叫马援的人,十二岁就失去了父母,靠他的哥哥抚养长大。
马援少年有志,可是生性并不聪明。当时,同村有一个叫朱勃的人,与马援年纪相彷,早就能口诵《诗》、《书》,下笔成章。马援十分自卑,自愧不如,于是就向哥哥提出要去边疆放牧。
哥哥十分了解弟弟,他安慰弟弟说:“你与朱勃不同,你属于那种有大才能的人,只要奋发努力,克服自卑,时间久了,一定能成大器。”
马援听后,发奋学习,坚持不懈,终于在五十五岁时,被封为伏波将军,屡建奇功,确实成为一名“大器晚成”的名将。
原典出处:
1.《韩非子•喻老》:“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默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2.南朝•范晔《后汉书•马援传》: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尝受齐诗,东观记曰:“受齐诗,师事颍川满昌。”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会况卒,援行服期年,不离墓所……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