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垂绝不趋炎附热
【原文】脱脱在《宋史》中写道:
李垂字舜工,聊城人。咸平中,登进士第,累迁著作郎、馆阁校理。上《导河形胜书》三卷,欲复九河故道,时论重之。
丁谓执政(当了宰相),垂未尝往谒。或问其故,垂曰:“丁谓为宰
相,不以公道副天下望,而恃权怙势。”明道中,还朝,阁门祗候李康伯谓曰:“舜工文学,议论称于天下,诸公欲用为知制诰,但宰相以舜工未尝相识,盍一往见之?"垂曰:“我若昔谒丁崖州,则乾兴初,已为翰林学士矣。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导读】
《宋史》是元代脱脱(亦作托克托)、阿鲁图,先后领衔,欧阳玄、
张起岩等总裁编撰的一部史书。脱脱(1314∼1355),元大臣。顺帝
至元六年(1340)发动政变,驱逐专权横暴的伯颜,次年任丞相,恢
复科举,用贾鲁治黄河,主持编写了宋、辽、金三史。
本文选自《宋史•李垂传》。当时官场,普遍存在钻营巴结、暗通关节等丑恶现象,一些趋炎附势的人,为了讨好权贵,以便升官发财,想尽了各种办法,或投其所好,拍马奉承;或请客送礼,金钱贿赂;或自称亲朋故旧,联络情感。宋代丁谓做宰相,勾结宦官雷允恭,独揽朝政,恃权怙势,为政不公。尽管如此,一些势利小人,还是要拚命巴结他。在趋炎附势之风,盛行时,李垂却能洁身自好,刚正不阿,不肯拜谒丁谓,并公开指责丁谓“不以公道副天下望,而恃权怙势”,李垂真不愧为英雄本色!
乾兴元年,宋仁宗即位后,丁谓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宰相换人,李垂还朝。李康伯又劝他拜谒新宰相,借此升官,仍然遭到他义正严词的拒绝。可见,李垂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不愿趋炎附势的铮铮铁汉。
本文主要是通过李垂的言论,来刻画他刚正不阿的品格。特别是最后的一个反诘句,理由充分,很有说服力,有画龙点睛之妙。
【注解】
咸平:宋真宗年号(998∼1003)。副:符合。明道:宋仁宗年号(1032∼1033)。阁门祗(读只)候:官职名。负责传宣引赞等事。知制诰:官职名,掌起草诏令。盍:何不。乾兴:宋真宗年号(1022)。面折:当面指摘别人的过失。推挽:推荐引进。
二、刘安世刚正,人称“殿上虎”
【原文】脱脱在《宋史》中写道:
刘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任)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谏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谴立至。主上(皇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
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不)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正(如果真正)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尊敬又窘怕)!
【导读】
本文选自《宋史•刘安世传》,写刘安世担任谏官,知职尽责,深得人们敬重。在写法上,有铺垫,有照应。先写其如何知职,后面如何
尽职,便是必然结果。皇帝委任他做谏官,他一时未敢轻诺,因为他
明白任谏官必须“明目张胆”,明目,意谓善察;张胆,意谓大胆敢谏。弄不好有杀身之祸,必须时刻准备以身殉职。又征得深明大义的母亲的支持,便心无私念,一往直前,正色立朝,面折廷争,抗辞雄辩,以维持公道。写得极其合情合理。世之群小,但知欲得好官,而不知其职,不尽其责,任前全不作认真思考,“笑骂由人笑骂,好官我自为之!”诸葛孔明,坚卧隆中,必至三顾,而后许出,并非故意抬高身价,而是既许之,则必为之驱驰终身。持重之人,不轻然诺如此。
文中数处衬托和照应,亦耐人赏玩。以“帝盛怒”衬“面折廷争”之烈;以旁侍者“蓄缩悚汗”,衬补安世之抗辞从容。一“虎”字,从文末跃出,须与前文,合而观之:“仪状魁硕”,则得虎形;“音吐如钟”,则得虎声;“抗辞”慷慨,则得虎气。以“殿上虎”三字概括,极准确,极有生气。
【注解】
除:皇帝授任官爵。谏官:职司规谏君主的官员。脱:假若。
触忤:触犯。忤:逆。诤臣:能直言规谏君主的臣。地:地位。正:纵然,即便。之:往。廷争:当廷谏争。简:记事的简策。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若干简编在一起成册。却:后退。抗辞:争辩。蓄缩悚汗:紧张恐惧得流汗。悚:害怕。敬慑:敬畏。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