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明确认定所谓的炒鞋平台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9年10月22日讯】最近,中国央行上海分行下发了一份金融简报,上面的主题就叫做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明确认定那些所谓的炒鞋平台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提醒各机构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
今年以来,炒鞋也确实有点要疯的意思,现在甚至连K线走势图都弄出来了,还分别做出了什么阿迪达斯指数,耐克指数,乔丹指数。央行点名的平台,就有大名鼎鼎的毒APP,nice,斗牛,有货,当客等等,有的平台还多次实现融资,比如毒APP,之前就获得了红杉资本和高榕资本的投资,王思聪也投资其中,最近估值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在上面我们看到,发售价只有1000多的乔丹鞋,普遍卖出价都在8000以上。看起来好像是个稳赚不赔的生意,有些款式的球鞋由于发行量较低,所以一路水涨船高。甚至最后涨到上万,几十万的也都有。但是中国央行却认定,这个背后可能会存在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等等行为。
中国央行给出的理由有这么几个:
1、炒鞋交易呈现出了证券化的趋势,且交易量越来越大,什么叫证券化趋势,就是大家不再是买鞋来穿了,也不是用来收藏,而是为了倒手赚钱,甚至都不用球鞋交易,而是用鞋票交易。
2、有的平台还为炒鞋者提供融资服务,无形中就给炒鞋加了杠杆。在这其中就很容易出现各种金融诈骗。比如说他告诉你借钱给你了,但其实根本就没有落实,实质就是跟你赌价格的方向,一旦你输了,他就全额吞掉你的资金。在期货交易中,这种猫腻广泛存在。
3、黑箱操作,大量的钱都在平台手里,一旦跑路就跟网贷平台一样,最后炒鞋者血本无归。
鉴于此,中国央行才开始警惕炒鞋的风险,其实近些年,不光是炒鞋,还有炒酒,炒币,前几年,还炒茶,炒矿,炒家具手串,炒藏獒,最早还炒过钢贸,炒过君子兰,结果都无一例外,是大量投资者损失惨重,甚至血本无归,然后背负一身债务,教训都是惨痛的,但是这些都并不能让大家成熟起来。依旧在各种炒作中,一掷千金。买颗大白菜,都得货比三家,挑那个性价比最高的,但是当你做出有关一辈子资金的投资的时候,却往往极端草率,可能就是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者自己在什么上看到了一个消息。
炒鞋这个事其实根本不太能理解,这东西稀缺吗?球鞋爱好者可能觉得稀缺,但是他的生产决策权都在厂家手里,厂家随时随地可以加大供给,所以即便他现在稀缺,那也都是一种伪稀缺,只要人家主观上稍微一改变,很可能就变得供大于求,而且并不违反任何法律和规定,甚至可以在你完全不清楚的情况下就完成了供给。
另外,从需求端来说,这东西有消耗吗?可以说消耗量极低,真正被炒到大几千的鞋,平日里被穿出去打球的就很少了。大部分人还是拿来收藏用,偶尔下地嘚瑟一下而已。所以一个供给不确定,消耗很少的东西,价格能够持续上涨吗?显然是存在很大疑问的。再加上,这东西没有任何刚需,替代性也非常强,我不穿乔丹系列穿阿迪系列,也是一样的。
但是如果你把它当成一种赚钱的手段,拿他就是金融品,而不再只是球鞋,那些所谓的故事,都是为金融服务的东西而已。所以最终他会按照金融品的趋势发展,之前大家炒藏獒,炒家具也是这么说的,你根本不懂,这狗是一种神犬,这家具背后是历史,最逗的是炒君子兰的时候,长春老百姓觉得,家里可以没饭吃但不能没有君子兰,你们这些外地人根本不懂,这是我们长春人的傲娇。结果国企事业单位都开始拿钱去买花,没过多久泡沫就破灭了。长春人的财富被洗劫一空,史称东方郁金香泡沫。
其实跟炒鞋差不太多的就是现在炒酒,大家现在把茅台当成了硬通货,一瓶酒两三千的卖,这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厂家每年还在不断供给,而且量并不小,市场需求根本没那么多,谁家也不会日常开瓶茅台,那都是电视剧里才这么演,自打涨价到2000以上之后,商务宴请茅台都越来越少了,大多被五粮液,国窖,梦之蓝这些酒代替。即便是生意人,也觉得2000多一瓶酒实在有点离谱了。
这就说明,他的需求并不强烈,替代品也很多,现在还在涨价,甚至一酒难求,根本就是经销商压货,但他们压货的过程是不断投入资金,拉升市值的过程。一旦他们开始把市值变现,那么茅台价格也会稀里哗啦的掉下来。2012-2013年茅台其实就拉到过2000以上,但是到了2015-2016年,又跌回到了1000以下。
所以他也是有周期的。拿这些东西当成金融品炒的朋友,一定要小心,其实他们比股票基金要危险的多。股票是有孳息能力的,未来业绩也是长期增长的,而这些东西长期看必然是供给大于需求的。现在看起来稀缺,只是很多投资需求加进来了,所以才蒙蔽了很多人的双眼。其实真正的消费需求根本没多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