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大汉壮歌】平生慷慨班都护——班超(下)(组图)

 2019-09-27 00:24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2

出入之处莫不宾从,定远侯班超威震中亚。
出入之处莫不宾从,定远侯班超威震中亚。(绘图:Winnie Wang/看中国)

接上文:【大汉壮歌】平生慷慨班都护——班超(上)

汉武帝时,西域始通;王莽篡汉,西域怨叛;东汉明帝,遵武帝故事,讨匈奴,通西域,臣子班超效张骞、傅介子,立功绝域,西域复通。可叹局面刚刚打开,明帝驾崩,匈奴伙同西域几国分兵进攻东汉使节,章帝以班超孤立无援,下令归国。西域王侯百姓抱班超马脚哭求汉使驻留,班超仰天长望,他会何去何从呢?

疏勒立王 声威更盛

班超出使西域,以高超的勇谋和雷霆手段,先后降服鄯善、于阗两国,逼退匈奴势力,西域诸国闻风大震,纷纷遣子入侍洛阳。第二年(公元74年),班超又帮助疏勒人赶走龟兹所立之王,更立疏勒故王之子为王,疏勒全国欢颜,班超声威更盛。

班超帮助疏勒人赶走龟兹所立之王,更立疏勒故王之子为王,疏勒全国欢颜,班超声威更盛。
班超帮助疏勒人赶走龟兹所立之王,更立疏勒故王之子为王,疏勒全国欢颜,班超声威更盛。(网络图片)

这一年,窦固、耿秉、刘张大军出敦煌昆仑塞,前、后车师国畏惧归降。大军凯旋还师,窦固上书请求复置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明帝准奏,任命陈睦为都护,耿恭、关宠为戊己校尉。

风云不测 陷入困境

两年来,东汉讨匈奴通西域的行动推进得卓有成效,不料,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明帝驾崩,西域形势急转直下。

焉耆伙同龟兹围杀西域都护陈睦及二千余吏士;北匈奴围关宠于柳中城;因朝中大丧,救兵不至,车师也反叛,与匈奴围困耿恭,耿恭被迫由金蒲城移驻到疏勒城;驻在疏勒盘橐城的班超,也数次遭到龟兹、姑墨发兵进攻,班超手下士吏不多,守城一年有余。

另一边,耿恭、关宠二人情势更加危急,也各自坚持了一年多。公元76年(建初元年),二人均请求朝廷派兵增援。彼时汉章帝刚即位,又遇旱灾,御前会议上,文武大臣对是否出兵救援,意见不一。权衡之下,章帝决定暂时放弃西域,但大汉忠臣一定要救,于是调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人马及班超收服的鄯善国骑兵去救援耿恭、关宠。

章帝调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人马及班超收服的鄯善国骑兵去救援耿恭、关宠。
章帝调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人马及班超收服的鄯善国骑兵去救援耿恭、关宠。(绘图:Winnie Wang/看中国)

临行归国 官民嚎哭

汉军军至柳中,北匈奴惊走,车师复降,这时,驻守柳中城的关宠已经殉职。耿恭所在疏勒,路途遥远,等到救兵时,城中只剩26吏士,与援兵相扶痛哭,次年回到玉门关时,尽剩13人,形容枯槁,也是一段泣血回肠的动人故事。在西域的汉使仅剩班超,章帝担心他孤立无援,于是诏令班超返回洛阳。

班超接旨,与随从出发返汉。消息一出,疏勒举国忧愁恐慌。疏勒国都尉黎弇(音“掩”)悲痛地说:“汉使弃我国而去,我国必将再次为龟兹所灭。诚不忍见汉使离去。”说罢以刀自刎。

班超一行心中悲痛,启程一路向东,走到先前斩巫的于阗国。这里的王侯百姓听闻消息,全都出来拦阻班超继续东行,他们抱住班超的马脚,嚎哭挽留说:“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

班超马不得行,心中感触,自己当年曾说过“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天命召唤,壮志激荡,他仰天长望,做出决定,拨转马头,率使团回到疏勒。

再入虎穴 复平疏勒

班超返回疏勒,风险极大,西域都护陈睦、戊己校尉关宠已殉职,戊己校尉耿恭历经九死一生返回汉廷,班超率仅有的36名吏士再入虎穴,前途未卜,死生难测。

班超返回疏勒,风险极大,再入虎穴,前途未卜,死生难测。
班超返回疏勒,风险极大,再入虎穴,前途未卜,死生难测。(绘图:Winnie Wang/看中国)

而疏勒自班超离去后,就有两城投降了龟兹,还与尉头连兵。班超回来后,立即展开行动,捕斩反叛者,出兵攻破尉头,击杀600余人,疏勒又恢复了安定。

成果辉煌 汉廷振奋

公元80年(建初五年),班超孤守疏勒已经5年,期间,他曾率疏勒、康居、于阗、居弥一万兵力攻破姑墨石城,斩首700级。他对胡夷情数,已了然于胸,认为荡平西域的时机已到,于是向章帝上疏请兵。

在奏章中,他描述了现在西域的面貌:“今西域诸国,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化,大小欣欣,贡奉不绝”;又介绍了当前的形势:“唯焉耆、龟兹独未服从”,“今拘弥、莎车、疏勒、月氏、乌孙、康居复愿归附,欲共并力,破灭龟兹,平通汉道”;他向章帝献计:“以夷狄攻夷狄,计之善者也”;又为章帝解除出兵的后顾之忧:“臣见莎车、疏勒田地肥广,草故饶衍,不比敦煌、鄯善间也,兵可不费中国而粮食自足”;最后又说明平定西域将是皇帝的千秋功绩:“臣超区区特蒙神灵,窃冀未便僵仆,目见西域平定,陛下举万年之觞,荐勋祖庙,布大喜于天下。”

章帝见奏书知西域之功可成,即刻召集群臣,商议给兵之事。班超孤身在西域的成功外交和辉煌行动让汉廷为之鼓舞。平陵人徐干钦佩班超,与他有共同的志向,上疏请往西域,愿奋身辅佐班超平定西域。于是章帝任命徐干为假司马,率领自愿从军者及因罪获刑者共几千人赶往西域受班超调度指挥。

班超上疏等待朝廷派兵期间,莎车以为汉朝不会派兵前来,就投降了龟兹,疏勒都尉番辰也开始反叛。这时,正好徐干领军赶到,班超遂与徐干大破番辰。

徐干钦佩班超,上疏愿奋身辅佐班超平定西域。徐干领军赶到,班超遂与徐干大破番辰。
徐干钦佩班超,上疏愿奋身辅佐班超平定西域。徐干领军赶到,班超遂与徐干大破番辰。(网络图片)

义解毁谤 以直报怨

为击破兵力强盛的龟兹,班超希望借助龟兹北面的乌孙之力。出身史家,班超向章帝谏言:“乌孙大国,控弦10万。武帝时,乌孙亲我汉朝,乌孙王以良马千匹为聘礼,希望能娶我朝诸侯女儿做妻子,同汉结亲,共抗匈奴。武帝先后将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之后乌孙成为我们的重要盟友。武帝的策略,到宣帝时发挥了作用,当我们攻打匈奴时,乌孙出兵5万助攻。如今,应当派使节招慰乌孙,与共合力。”

汉章帝认为班超的建议可行,于公元83年(建初八年)拜班超为将兵长史,准许他出行时可以有仪仗队鼓乐相伴,任命徐干为军司马。章帝还派遣卫侯李邑护送乌孙使者回国,带上锦帛赐给乌孙王及其臣僚。

由于焉耆、龟兹在丝路北道,李邑一行只能延班超打通的南道去乌孙。当李邑到达于阗的时候,正赶上龟兹攻打疏勒。李邑畏惧不已,不敢再往前走了,于是就给章帝写奏章,说西域情况复杂,功不可成,又大肆诋毁班超,说他在西域拥爱妻,抱爱子,在国外安乐,没有心思为大汉效劳。

班超听到李邑接二连三诽谤他,心中担忧见疑于圣上,不能继续西域大业。可幸,章帝素知班超忠诚,责备李邑说:“纵使班超拥爱妻、抱爱子,那又如何?倘若他不是一心要立功异域,那上千名思归之士,怎么能全都与他同心同德呢?”

同时章帝还给班超下诏,让他指挥调度李邑。出乎意料,班超当即让李邑护送乌孙侍子反还洛阳。徐干对班超说:“李邑之前诋毁您,想破坏大汉及您在西域的事业,如今您为何不按陛下的诏书留他在此,反而这么宽大,让他护送侍子回去呢?”

班超听后说:“是何言之陋也!正因他之前诋毁我,如今才让他走。班超内省不疚,何必顾虑别人说什么!如果快意把他留下,那不是忠臣所为。”

威震西域 莫不宾从

后来,班超又发动了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以绝伦的胆魄、高超的用兵、宽大的胸襟威震西域。公元91年(永元三年),龟兹、姑墨、温宿诸国皆降。当年,大汉复置西域都护,以班超为都护,徐干为长史。到公元94年(永元六年)时,西域50余国悉遣送质子到洛阳,以示归附,四万里外的国家,全都仰大汉威名,前来朝觐贡献。

公元91年,大汉复置西域都护,以班超为都护。
公元91年,大汉复置西域都护,以班超为都护。(网络图片)

公元95年(永元七年),汉和帝封班超为定远侯,诏书褒扬他:“……出入二十二年,莫不宾从。改立其王,而绥其人。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司马法》曰:‘赏不逾月,欲人速睹为善之利也。’其封超为定远侯,邑千户。”

班超出使西域图。
班超出使西域图。(绘图:Winnie Wang/看中国)

功成事遂 苍天可鉴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使大秦(罗马帝国),所到之处皆前世所不至,中西间,不仅奇珍异物相通,艺术、文化、商贸交流更盛。班超通西域,还促使西域高僧相继来到中原,使佛教盛行,功在千秋。

班超通西域,还促使西域高僧相继来到中原,使佛教盛行,功在千秋。
班超通西域,还促使西域高僧相继来到中原,使佛教盛行,功在千秋。图为敦煌壁画。(图片来源:神韵艺术团官方网站)

壮士久在异域,历经三朝帝王,从壮年到岁暮,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沙草晨牧,河冰夜渡,功成事遂,苍天可鉴。公元102年(永元十四年),班超终于踏上阔别31年的神州故土,落叶归根,年71。

主要参考文献:

《汉书》

《后汉书》

《资治通监》

《东观汉记》

(全文完)

延伸阅读:

【西风汉阙】张骞:走向西域第一人


来源:看中国专栏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