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加拿大院士:中国学生缺乏质疑和创新精神(图)

 2018-12-25 10:07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7

中国学生
中国学生(图片来源:Getty Image)

【看中国2018年12月25日讯】世界上发达国家在人工智能(AI)领域竞争尤为激烈,而中国把它作为发展的重要基础。凌晓峰教授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也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终身教授,更是北美地区知名人工智能专家。他在一次讨论会上表示,中国学术环境下不利于中国学生质疑创新

凌晓峰教授主要研究在于开发电脑和人的智慧,且在资料采撷,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与思维策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他每每回中国,总是受邀在各大高校进行讲座。在人工智能日益成为热门的当下,AI科技近日跟凌晓峰教授展开了一次讨论,并发表在海外微信公众号《AI科技评论》。

人工智能时代:提出质疑和创新

质疑就是对已发表的文章,无论作者是谁,都用审视的眼光去质疑。质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就是实验法,而实验法是以质疑为起点做研究。首先,提出假定跟质疑,提出质疑之后,你再去研究,看质疑对不对,然后你再思考,己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样才能够在科学领域中不断的创新

中国历史与教育体制不利于质疑和创新

中国的学生缺乏质疑能力有着很强的历史原因,因为我们的文化中对于权威缺乏质疑。中国是属于农耕文明,对于知识有着先天的敬畏。另外,在漫长的封建历史中,质疑往往意味着挑战权威,有时会株连九族,后果非常严重。

抛下历史的包袱,当代的教育机制跟大环境也阻碍了学生质疑精神的发展。中国教育多为填鸭式教育,机械地灌输知识,然后考试,必须要按标准答案做答。而这种教育方法,久而久之就使学生不敢质疑,也不愿意质疑,更不会质疑。实际上这不合适于培养下一个50年的AI人才。

中国学术环境下不利于质疑和创新

我经常受邀旁听一些论证会,院士专家先发完言之后征求大家的意见。经常遇到的情况是,没人有意见。这时候,院士专家指定人员来提出意见,被指定人员通常会说“院士您说的对,我很支持您说的话。”很少会有真正的质疑和交流。

中国学生对“学术明星”发表的文章一般不敢质疑。而且他们在读文章的时候,经常是以拜读的心态,逐行逐句的深究,把自己框住。那样学生更不会去质疑文章的内容,也就不会有创新的突破。

质疑和创新精神可以鼓励和培养

在国外学术会议和课堂上,经常发生质疑和提问。老师上课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是,“这堂课上没有问题是傻问题。”学生对于教科书和老师讲的内容都会进行提问。

在大型的学术会议上,比如NeurIPS,人们会排起长队对演讲嘉宾进行提问。若时间不够了,会后大家会围着嘉宾提问交流。我们今年在NeruIPS上有一篇文章被接受和展示,展示期间一直不断地有人提问交流,我们在交流中也受到了很大启发。

引导跟鼓励对于培养质疑的习惯尤其重要。我在苏州大学做了一个一小时的报告,并留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中间不断鼓励大家提问和质疑。结果,整个报告气氛非常活跃,做了非常多的互动。报告结束后,大家把我围着不断向我提问。我要强调的是,质疑不是不尊重被质疑者,而是对事不对人的,双方在交流中都受益。

自我质疑

在学术研究中,我们经常需要质疑自我,通过审视自己的文章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与思路。我们更会考虑审稿人会怎样质疑我们,因为他们会用审视的眼光审视每篇收到的文章,这样我们能更好的回答审稿者的质疑。

实际上政府在出台政策之前就得考虑到民众会如何对于政策进行质疑,以及是否政策存在可被利用的漏洞。这样质疑自己的政策,且听取民众进行回馈,才能制定出好的政策。

到了人工智能时代,中国要想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科研人员的质疑与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如此,人工智能以及社会才能更快速的发展。

責任编辑: 许天乐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