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儒道的根本目的居然在教人们别失了“根”?(组图)

 2018-12-25 05:00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1

儒道的根本目的居然在教人们别失了“根”?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易经五行,无论如何的柔外刚中还是冲气以为和,根本目的还是一个,就是修德守德。图乃老子与孔子。(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近览古籍,颇有浅得。道家、儒家、《周易》、五行是那么深地渗透在中国历史之中,而它们虽然表面上各自蔚然成林,但是也是互相纵横交错地贯穿在一起的。

这些贯穿在一起的,包括“位”的概念和相生相克的道理。

“位”

“位”的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十分重要。“位”就是位置,不同的生命、不同的物质,有着彼此不同的、属于自己的位置。守住自己的位置、不离开自己的位置才能生生不息。一个生命的位置,就是他的本性,或者说这就是他的生命。

儒家讲君子要“柔外而刚中”,这个“中”有内的意思。无论男女,做人要心里是非分明绝不含糊;但是待人接物、外表的行为一定要温敦宽厚,对于女人来讲就是要温柔。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做人标准。在古代的君主帝王,因为是天下之人的“中”心,所以对待臣民就要柔,比如自称“孤家”、“寡人”,对待臣子要谦逊有礼,要以民心为己心,要视臣民为子女。

“中”--君子之位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子的位就是中,这个中也是有内的意思。孔子的弟子曾参说,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要守住自己的位置才能继续成为君子,怎么守呢?君子之本质是刚而直,是阳,属于一种极至的情况,那么就用“柔”与“曲”之表来冲和以达到平衡,自身达到这种平衡。

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同纹,纹里,就是外在的、表面的。文质兼备,不可偏废,才能叫君子。而且二者井然分明,不能内外里表相颠倒。一个人达到这个标准,那么人们跟他相处就会因为他刚中而感到值得敬佩、可信,因为他柔外而感到亲切。孔子就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因为刚中而“厉、威、安”,因为柔外而“温、不猛、恭”。

如果有所偏废,那么就会走极端。孔子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作为君子,信和义是质,礼和谦逊是表。弟子子路问孔子∶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回答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也不能篡乱。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还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纵观古今多少求而不得的故事,很多都是因为希望得到不该得到的,谋求原本属于别人的东西,期望占有别人的位置。一旦起了这样的心,就是在离开自己的位置了,纵使一时得到了,也终将失去,因为那不是属于自己的。而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像失去了自己的容身之处,非但没有了自己的位置,本性也因此而迷失在那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欲望里面。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面,就讲守本分,顺天由命。

在《易经・系辞上传》的第一章里面,专门阐述位置的道理和《易经》里面对中位的强调,“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在《易经・系辞下传》的第一章里面讲,“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卦里面爻的变化就是其位的变化。

天地万物的变化,就在这里面;凡是得取中的,大多都是好的,卦象的六爻之中,二、五分别是上下卦之中,因此“二多誉”,“五多功”。而不得中位的三、四位,则是“三多凶”,“四多惧”。

儒家文化是孔子对上古中古文化的整理和总结,而《易经》始终是那时候文明的圭指,由此《周易》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之首是理所当然的。把其中的一部分道理贯穿到人类社会这里,就成了儒家文化。可是《周易》涉及的道理是包罗万象的,“弥纶天地之道”,那么我们世界里的万事万物都出不了这个理的范围。从这个角度讲,古人讲“天人合一”真的是再合理不过了。

儒道的根本目的居然在教人们别失了“根”?
中国是一个贯穿一切的理,天阳而地阴,中国人把这个贯穿到了天、地、人的一切。(图片来源:Adobe Stock)

“位”因相生相克而达“和谐”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讲到,“万物负(同:覆)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完整地涵盖了上文所讲到的那些道理。而近代的科学家们则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讲的正是原子的结构特点,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嘛。可是通过纵览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却看到了,这在西方科学里面只是一条科学的道理,而在中国则是一个贯穿一切的理,天阳而地阴,中国人把这个贯穿到了天、地、人的一切。

而对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紧接着就指出了对映在人间的道理,对于国君们就是“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这和儒家所讲的君子柔外而刚中是一致的。对于这种,儒家《礼记・坊记》里就有“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己。”《礼记・缁衣》里面也有具体详尽的阐释。《道德经》还有诸如“轻则失根,躁则失君。”“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这样的话,指的也是和“刚中”一样的道理。

这个世界是变化的,而千变万变只有不离开自己位置的变才是顺利的,才能够“吉,无不利。”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和控制、平衡着这种变化的因素就是相生相克的理。“位”被相生相克所制约、平衡着达到了“和谐”的秩序。

《道德经》自始至终都在表述着这个道理,表述着两种相对立是如何在这个理的制约之下相互牵制的,并且讲述如何符合这个道理。因为《道德经》是用于指导人们超凡脱俗修炼的,他的主要特点就是放弃,放弃是与非,放弃和世间有牵连的一切,从而达到过去修炼人的那种无争无为的状态。

而儒家则不然,讲述的主要是如何在这个世间做一个符合好人标准的君子、甚至更好一点的圣贤之人。所以如何在这个世间更好地存在,就是儒家文化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了,就是我们所说的平衡、“和谐”。“君子和而不同”,不同是因为各有其位、各有秉性和自我,和就是自身和谐、与他人和谐、乃至与天地和谐。

如何达到和谐呢?尽量做到“柔外而刚中”。对自身是柔外而刚中;对他人是贵人而贱已;对国家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对天地就是敬天畏神。一句话,就是《道德经》里面讲到的“冲气以为和”。“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相推达到了平衡,自身就成为一个生生不息的小宇宙了。中庸之道,内涵确实很深的。

因笔者对五行了解甚浅,仅知道它也离不开相生相克的理,和阴阳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儒医相通,因此觉得我们古老的五行学说应该和道儒是一体的。希望在这方面有专长的读者有所指点。

儒道的根本目的居然在教人们别失了“根”?
古老的五行学说应该和道儒是一体的。图乃孔子问道图。(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儒道、五行的终极目标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易经五行,无论如何的柔外刚中还是冲气以为和,根本目的还是一个,就是修德守德,能够不离开自己的位置,离开自己位置的人能够回去,古人认为这是做人的根本目的。生之人为路上行人,行游于四方而不知归者,彼何人哉?

在《易经・系辞下传》里却有这么十分伤感的一句话,“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因为下面就是《易经》里面如何修德守德的九个卦象。为什么说他伤感呢?据说《系辞》是孔子撰写的。观看儒家诸经典,每每看到孔夫子叹息道德的失去和推仁行义履行礼的无奈。而老子的《道德经》说得更明白“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根都没有了,我们还能坚持自己的位置吗?都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曾经在哪里了,我们还能回到自己的家园吗?当我们连回去的愿望都没有了,那我们是无归宿的浪里浮萍,还是不知归的梦中游客?

責任编辑: 轻描淡写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看中国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