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三不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家(组图)


丁肇中位于山东省日照市的祖居。(图片来源:维基百科/Mohist2000)

孔子曾教诲仲由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中阐述了圣哲对学习及问题的态度,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是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是真正的大智慧!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享誉海内外的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可说是说此类“不知”的代表人物。

2004年10月,丁肇中教授到南京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师生作了一场学术报告,按照惯例,一小时报告后,丁教授回答同学们提问。当时丁教授的回答可说是给现场的人投了几颗震撼弹。

当时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

丁教授坦然答道:“不知道。”

又有一个学生问:“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

丁教授回答:“不知道。”

另一个学生又问:“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

丁教授仍然回应:“不知道”。

丁教授在回答“不知道”时,表情真诚自然,毫不矫揉造作,也不故弄玄虚。这一问三不知的科学家,让许多师生深感意外,不过他简短而朴实的解释,现场响起了如雷的掌声。

对于第一个问题,他补充说,在太空实验找到反物质和暗物质之前,谁也无法确定能不能找到。

对于第二个问题,他说了一段话:“科学很大一个作用是满足人的好奇心,这是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1890年前后,物理学第一个和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是发现了电子和X光的科学家,那时候很多人问它有什么用,有什么经济价值?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子和X光都很有用。三四十年代最先进的科学是量子力学,现在用在了超导、激光、通讯上比如微处理器等,到了四十年代最基本的科学是原子能物理,现在也被用在能源等方面,所以今天我们所用的东西都是以前被认为是‘花钱最多最没有经济效益的’。”接着他补充说,我所研究的东西确实是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会场内的听众立即发出会意的笑声。对于第三个问题,他则没有太多的解释。


2011年10月16日丁肇中在一场关于阿尔法磁谱仪的演讲之后走出会场。(图片来源:维基百科/AlexHe34)

丁教授认为基础研究,从发现现象到运用,需要时间,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实验失败是通向成功最主要的必经过程,不能怕失败就不去做。在对南航学生的简短演讲中,丁教授特别强调,做科学的人最重要的是兴趣,有了兴趣,你可以为它放弃其他一切的事情,但是若是“为了名和利去做科学是很危险的”。1976年,丁肇中教授因为“J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丁教授在颁奖典礼发表演讲中,早已强调实验和理论工作同样重要。

丁肇中教授不仅是位出色的科学家,更是位忠于真诚、重伦理的人。曾有中国记者问他对于上海发生的科技人员造假事件的看法,他回答道:“对上海的事情我不知道,我没有办法回答,但一个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能和别人竞争,能站在别人的前面,还要诚实,因为你不诚实,迟早会被别人发现。”

为学求知,首贵真诚,待人处世亦是如此,一句“你不诚实,迟早会被别人发现。”道尽了真诚的重要。

丁肇中教授的“不知道”,给大众上了一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敢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说“不知道”,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境界。能够认清自己,正视自身的不足,而且勇于承认自己有所不知,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本文留言

作者米雅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