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香港社会矛盾及民生问题日深,在北京频频催迫下,港府日前表示或于4年内就23条开始立法工作,使社会气氛越发凝重。(图片来源:Pixabay)
【看中国2017年11月20日讯】(看中国记者钟灵综合报导)十九大强调中央对港“全面管治权”后,日前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李飞来港,重申香港须就有关颠覆国家安全等罪行的《基本法》23条立法。一向回避订立立法时间表、多次声明没有立法迫切性的香港政府最终一改口风,表明会在本届政府4年多内“找适当时机”进行立法程序,各界担心,23条立法将再一次触动港人紧绷多年的神经,或引起社会再次对立与动荡。
十九大后频频催迫 民主派:特区不可误判
《法广之声》报导,李飞16日访港出席基本法研讨会时发言,多次强调港府应就23条立法,并扬言“未立法对香港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大家有目共睹”,重申“香港不是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治体系”,指其“没有独立自决的权利”,并表示“香港为23条立法是责无旁贷的”。
李飞演说后不少建制派旋即开口支持23条立法,当中威逼利诱的说法都有,例如:香港如不立法,中共就会把内地法律引入香港;香港23条立法后,与内地的关系就可以改善,甚至可以重启政改。中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更认为23条立法“有不及而无过”,称现在即使23条立法“已远远不足以维护国家安全”,认为还需要有其他法例配合。
特首林郑月娥与多名局长在研讨会结束后虽避谈23条立法,然而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日前出席公开活动时表示,港府“绝对不会再回避23条立法的问题”,并指“港府有责任跟进立法”,同时重申“须先缔造合适的社会氛围才推动立法”,并明言“本届政府还有4年多任期,有足够时间去看时机”。
民主党主席胡志伟表示,目前情况容易令社会出现误判,认为如果现在推动23条立法,只会令社会有更大对抗和对立。胡表示,23条立法确实是香港宪制责任,但兑现45条普选特首、以及68条普选立法会,同样是宪制责任,而香港社会普遍认为要有真正普选后,才可处理23条立法,这样社会才能更容易达成共识,立法程序才能更民主化。至于李飞只谈23条,避谈香港落实民主政制的承诺,会令香港市民认为港府打算强推23条立法,制造社会严重不安。
港媒:14年无意立法 因“港独”开局面
港府曾于2003年订立《2003年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为23条立法,因引起港人强烈反弹,批评立法细节不能保障港人自由人权,引发逾50万人上街游行抗议,使草案被搁置。14年来3名行政长官都不提为23条立法时间表,即使是梁振英亦曾表明当届政府无意立法。而林郑月娥至今亦只强调“在社会气氛合适的情况下进行立法”,港府会“创造有利立法的社会环境”,亦无确立立法时间表。
港媒分析指,目前为23条立法的最有力佐证,是梁振英时代出现的港独思潮。然而讽刺的是,港独话题正是梁振英一手煽动。前法官胡国兴曾分析指,梁振英靠勾结黑帮势力制造社会动荡不安、凸显中央对港强硬手段、以暴力镇压反对声音、使港府人心尽失,随后夸大“港独”思潮,指其“势力很大、很危险”,制造社会恐惧。胡曾表示,“梁振英上台1年前什么港独?根本听都没听过,只是学术讨论一小部分,却被梁无限放大。”
林郑月娥虽然上台后一改2003年后港府避谈23条立法的作风,在《施政报告》中表明会在“社会气氛合适讨论的情况下”进行立法,至于何谓“合适讨论气氛”,林郑并没有表态。分析认为,十九大及李飞访港,正是造就“合适讨论气氛”的前置行动,把尘封多年的23条立法再度推上桌面,使社会进入“讨论”的气氛中,借由众多政界人士表态、逐步把23条立法程序确立起来。
专家:李飞说法对港人不公 社会问题无关23条立法
《苹果日报》报导,资深大律师兼行政会议成员汤家骅日前表示,李飞指“香港未就23条立法的恶果有目共睹”的说法,对港人不公平,认为目前香港的问题在与社会情绪,形容即使2003年23条已立法,也不能阻止社会不满情绪的产生,而社会情绪的问题并不是用强硬法律就能够避免。
汤分析指,目前北京及港人各执一辞,北京不满23条未立法、同时亦不同意港人要求香港普选特首及重启政改。汤认为,长期双方均不让步的做法并不可取,建议采用“梅花间竹”的方法,同时处理政改及23条立法的问题,比如先就23条中直接威胁国家安全、分裂主权的问题立法,然后处理政改中普选立法会事项,再处理23条中其他部分,并指这样可让使北京及港人关注的议题均能得到处理。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