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大跌后轮到了期市股市:发生了什么?(组图)
【看中国2017年11月16日讯】中国债市近期的大跌,终于传染到了股市和期市……
11月15日,上证指数收报3402.52点,下跌了27个点,跌幅为0.79 %;深证成分指数跌幅更大,达到了1.04 %。在A股里,矿物制品、船舶、钢铁、煤炭、有色、电气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当天,国内主力期货合约的走势,跟房地产、大基建相关的合约大都出现了显著下跌。
至于债市,近期一直在“跌跌不休”。国债期货虽然11月15日当天普遍飘红,但下跌的大趋势并未改变。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债市的连续下跌,以及最近股市和期货市场的下跌?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楼市不断降温,已经影响到了税收以及一系列经济数据。
根据中国财政部公布的10月份数据,“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含卖地收入)同比只增长了5.4%,为近期最低点。其中跟房地产有关的“契税”、“土地增值税”分别下降了3.6%和2.2%。
下面,让我们再看看中国国家统计局11月15日刚刚公布的疲软的宏观经济数据,重要经济指标绝大部分都是“掉头向下的”:
居民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网络图片)
工业生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网络图片)
房地产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网络图片)
房地产销售:
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速同比(网络图片)
固定资产投资:
民间及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比(网络图片)
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投资,特别是上图中黄线代表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连续4个月出现了下滑。
第二,官方突然叫停了内蒙古的一系列重大基建项目,其中包括:1、包头地铁,总规划线路6条,前期投资大约300亿元;2、呼和浩特3、4号线地铁,以及呼和浩特到鄂尔多斯的高速公路项目,涉及投资超过500亿元。对于叫停包头地铁,这可能意味着官方在“大基建”上的态度转趋谨慎。
叫停包头、呼和浩特的地铁等项目,跟当地城镇人口不足、财政支付负担太大有关。比如包头市,2016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有271.2亿元,支出达到了415.2亿元,要靠转移支付来维持。2017年1到8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了21.6%,显出当地经济情况不妙。
至于包头和呼和浩特的全部人口,也分别只有286万人、309万人(城镇人口更少),比北上深的一个大区的人口还少。在这样的城市里超前配置地铁,显然不经济。
坊间猜测,这可能意味着在“大会之后”,官方开始更加讲究经济发展的“效益”,对较低增长速度“有更大容忍度”。这对于大基建相关的产业,比如钢铁、水泥、地铁设备等来说,显然是个利空。
第三,在12月美联储即将加息的时候,央行显然无意放松银根,资金面趋紧。
过去一段时间,债市之所以连续出现下跌,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也突破了4%(债券价格下跌,则收益率上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市场对资金面短期内放松不抱希望,对刚刚成立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心生恐惧(认为监管必将继续加强)。
总之,这一轮债市、股市、期市的下跌,跟一个重要的预期相关,这就是:高层在解决了组织问题之后,对“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的力度会加强,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定力”更强。
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对股市、楼市变得更悲观一点?笔者的看法是,谨慎一点是对的,悲观则没有必要。
当国家压缩“没有财务前景”的大基建项目之后,一定会在“有财务前景”的区域内放松一些项目,否则失业率会反弹。比如在人口有显著增量的大城市里,首付5成的情况下房子仍然有人买,这有什么风险可言呢?在这样的城市里多修几条地铁,又有什么风险可言呢?
当“大基建”被压缩,楼市被全面降温,出口又因为人民币升值增长乏力,落后产业则因为环保限产,那经济靠什么拉动呢?所以,未来必然会有对冲的举措出台。
在投资上,远离人口资金不断减少的地区、行业、企业,拥抱人口资金不断涌入的地区、行业、企业,这就是未来的制胜法宝。
当国家放弃包头地铁、缩减呼和浩特地铁的时候,这是一个超级重大的信号:所谓均衡的城镇化,已经不可能了!政府的手,终究“拗不过”老百姓的脚!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