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识值得投资的创新企业?

【看中国2017年9月27日讯】怎么样去判断一家企业是否在积极的创新?是否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办法来进行观察?为什么有些企业看起来完全不创新,但却很赚钱?

创新的基本原理就是排列组合,就像转魔方一样,不同的面组合在一起,呈现出来的其实就是全新的样子和面貌。

具体说到一家公司,怎么样去判断它是否在积极的创新,有没有可操作并且非常具体的办法能够观察得到呢?其实是有法可循的,有一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公司的研发投入,以及研发投入在营业收入中的比例。

中国3,300多家上市公司的阵营中,研发投入最高的公司,不是我们直觉上认为的高科技,也不是医药,而是工程建筑类公司。三家研发投入最大的公司,去年的投入都达到了100亿以上这个量级,其中两家都是巨型建筑施工类的公司。其他的,像一些非常优秀的制造业,个别的汽车公司和家用电器制造公司,研发投入竟然也能达到90亿、60亿。

看过数据之后,稍微有点奇怪的是医药行业。整个资本市场,204家医药制造公司,去年一年在研发投入上的支出是206亿。整个行业只有206亿,甚至不如那两家搞建筑施工的公司加在一起多。而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甚至只有3%。

这个数字似乎有点低,3%是个什么概念?这是3,372家公司,整个全市场中位数的水平,整个市场里排名在1,686名,最中庸的那家公司研发投入都达到了3%。有这样一个结果,是因为我们市场上的医药公司生产的大量属于仿制药,而不是原创药,因此它不需要拿出大量的钱花在研发上,也因此,它未来的竞争力可能也因为研发投入不足而受影响。

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发现,谁的研发投入最少呢?

在垫底的公司里,有一家卖烤鸭的公司。它一年的研发投入只有33万。在一年18亿的营业收入中,33万的研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你能说它研发投入不足,就没有竞争力吗?

其实,答案有可能完全相反。

可乐在上个世纪做了一次配方的升级。他肯定是做了调研,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费用。但是市场遭遇了惨败,销量大幅下滑。以至于这公司又重新花钱调整生产线,把口味改回来。

再比如,提到贵州人人都知道茅台,但是贵州第二大企业,一家卖辣酱的公司,它从来不花研发费用在口味的创新上。它的味道也一直没有变化,似乎从来不创新,但是产品为什么卖到全世界,反而越卖越好了?

有一种心理学上的解释认为,一个人的口味在童年时期就被固定下来了,随着成长不会有太大变化。比如巴菲特小时候就爱喝可乐,固定下来之后他老了还是钟爱这个味道。再比如某些地区的人,小时候爱吃某一种辣椒,长大后他还是追随这种童年的味道,不轻易变化。

因此,这些“进口”公司的创新,就不体现为研发的投入,而体现在别的方面,比如可乐的创新体现为销售和广告的创新,辣酱的创新,体现为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和渠道的创新。而科技公司和医药公司的创新,就主要体现为技术研发投入的创新。

最后总结,创新相当重要,观察创新能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研发投入。但是也有一些行业和公司的创新并不体现为研发,而是其他方面。

最高级的生意,是完全不用投入却能持续创造超额利润;其次一等的生意,是不断研发不断创新,也能维持竞争地位和不错的利润水平;最差的生意,就是不创新也不研发,看起来短期利润不错,但却没有未来的生意。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树泽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