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下“猛药”能治好银行的病吗?(图)


中国银监会下“猛药”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公有领域图片)

【看中国2017年4月12日讯】4月10日,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对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提出十大项共计三十五条规定,明确银行业风险防控的十大重点领域。

众所周知,当前中国大陆银行业存在的各种经营违规,甚至是违法乱象绝非偶然,其背后有许多推动因素,可以说它是银行业务发展不规范、管理存在漏洞及各种社会因素搅在一起综合发酵的结果。

银监会此次颁布的《指导意见》确定银行业防控的十大重点领域,基本涵盖了银行业有可能发生风险的方方面面,但是否有效还有待观察。

首先,目前信用风险仍是银行经营风险产生的主因,表现为银行信贷风险底数不清、存量信贷风险得不到及时处置、增量信贷风险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且一些银行机构缓释信贷风险能力又不高,信用风险会越累越大。

其次,流动性风险是目前银行业金融业务创新和中间业务兴起而新暴露的风险隐患,表现为通过同业业务、投资业务、托管业务、理财业务等绕开信贷规模和逃避监管,容易导致高杠杆加剧资产泡沫、期限错配等流动性风险。

再次,目前债券市场投资尚处“粗放经营”状态,表现为一些银行机构对债券交易合规性审查不严,风险控制流于形式,导致债券回购和质押融资失控,致使各种投资杠杆无限拉高。

第四,目前银行同业业务也暗藏诸多风险,成了银行资金“空转”和“体内循环”的重要通道,表现为没有做实穿透管理,致使交叉金融业务与风险控制能力不匹配,产生了大量金融监管套利空间并滋生大量风险隐患。

第五,目前银行理财业务和代销业务乱象较多,表现为没有分账管理、不尽好告知义务,将代销产品与存款或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混淆销售,甚至自设资金池;还有不同理财产品主体之间的暗地利益输送。

第六,目前房地产信贷风险仍是悬在银行头上的一柄“利剑”,表现为房地产企业或房地产个人按揭贷款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据最近27家上市银行2016年年报披露,去年个人房贷增量为4.25万亿元,较2015年全年2.25万亿元,增幅近九成。

第七,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仍是悬在银行头顶的“堰塞湖”,表现在政府债务总量较大,据统计各种隐性的、显性的债务近3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有所化解,但都是靠发行债券进行的债务置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到期偿还问题,实质性风险隐患仍没消除。

第八,目前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正成为中国新兴金融业态的生力军,但由于金融监管制度设计滞后及监管部门不明确,致使互联网金融一直游离于灰色地带,以P2P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发生不少卷款跑路、非法集资等惊天大案。

第九,目前中国金融外部风险较大,主要表现为地下钱庄抽逃外汇及逃避外汇监管导致中国资本外流现象严重;各种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从事非法高利贷者不在少数;社会非法集资不仅得不到有效控制,反而有呈迅猛增长态势,一些非法集资大案动辄几十亿元、上百亿元,涉及数省上万民众,酿造了巨大社会金融风险,这一切也让银行难以独善其身。

最后,近年银行领域暴发了不少大案要案,主要原因是内控机制存在漏洞,监控制度执行不严,让银行员工得以内外勾结,给投资者和银行自身造成了巨大损失和风险隐患,并引发了一系列群体性事件,严重威胁了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近期中国山东多家集团性质的公司陷入债务危机,并引发银行业恐慌。山东出现债务危机只是冰山一角,在江苏、浙江这样的长三角经济发达区域,连环担保、债务链条关联更加复杂。最近被批准在浙江和上海成立的两家地方坏账银行,正是对应着这些不良资产暴露最多的地区。

根据上市银行报告,多家银行拨备覆盖率逼近150%红线。同时,在各地方政府的推动之下,地方坏账银行再迎一波设立高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设立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AMC俗称坏账银行)达到35家。与此同时,云南、新疆均在筹备首家地方AMC,安徽、重庆、广东亦在筹备辖内第二家地方AMC。地方坏账银行的快速扩容,正是准备处理债务危机爆发后的银行不良资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作者唐新元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