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机构预估中共政府财政赤字率或超10%

【看中国2016年10月10日讯】连续8个月,中共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速度都保持在两位数增长水平,相比公共预算收入个位数增长速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造成的“剪刀差”,正在给中共政府财政政策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

在接下来的第四季度,一旦预算收支差持续增大,那么政府增加赤字就会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

此前,瑞银、摩根大通等国际机构预估年内财政赤字率可能超过10%,不过因为统计口径问题,目前大陆官方并未对10%的赤字率表示认同。然而,随着今年6亿多地方债券置换工作的结束,这些“延迟计算”的赤字有望在身份变化后成为政府债务,而变成政府真正的赤字存在。种种迹象显示,在当前背景下,虽然官方给出的赤字率为3%,但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实际达到的赤字水平已经远超这个数字。

中国财政部发布的8月份财政收支情况中,8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87亿元,同比增长10.3%,对比7月份的数据,其预算支出为12768亿元,同比增长仅0.3%。

从7月份的0.3%到8月份的10.3%,财政支出速度大幅增加。财政部国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支出项目主要是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及时拨付财政资金。

对此,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照国际通行做法,预算支出速度大于收入增速的情况下,赤字规模就需要增加,近几年,中国通过提高赤字率发挥了财政积极作用。

根据预算报告,2016年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1.18万亿元,到期需要置换的地方政府债务为5万亿元,全年合计需要发行地方债超过6万亿元。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表示,一直以来,对于政府发行的数万亿元地方置换债,按国际通行做法一般可不计入当年赤字,但在中国,这些被置换的地方债随着身份变化,就会变成被延迟计算的赤字。

如果这些因素都加进来,那么今年的赤字率肯定超过3%。官方没有把这部分纳入赤字,更多是因为其作为政府或有债务存在,在资产负债表中不是政府直接承担的债务。

中国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今年2月发表的《可较大幅度提高中国财政赤字率》一文称,经对中国政府负债率测算研究表明,未来一段时期,可将中国财政赤字率提高到4%,甚至更高水平。

本文留言

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