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5年03月13日讯】在一个属于强有力的诸央行的新时代里,投资者不可能不去关心谁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举起量化宽松火箭炮这样的问题。
本周,人们的视线都聚焦在欧洲,因为欧洲央行推出了自己激进的债券购买计划,成为了继日本央行之后又一个量化宽松策源地。相反,中国似乎是正在进入“新常态”时期,而他们的央行手里拿的只是一把玩具枪。尽管大多数媒体在报道全国人大会议时,最着力强调的都是他们“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但不容置疑的是,12%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也是几十年来最低的。
换言之,所谓“新常态”,不仅仅只是包含更低的增长速度,也意味着中国央行不能再戏剧性地加快印钞机的运转速度了。
传统理念认为,中国人民银行拥有庞大的货币军火库,毕竟他们的外汇储备多达3.89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一。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了用这一点来说明北京有着几乎无限的火力,可以用于支持他们的经济。可是,一些分析却认为,这些储备的积累其实只是一种另类量化宽松的副产品。这不是证明中国强势的证据,相反正说明近几十年来,中国国内的信贷扩张达到了怎样难以置信的水平。
法兴银行策略师爱德华兹(Albert Edwards)指出,这种外汇储备的累积——这在新兴市场国家是一种典型现象——其实就是量化宽松的翻版。中国央行以史上罕见的规模印钱,购买外国货币,让人民币贬值,这样的做法和美国联储及其他国家央行的量化宽松并无本质区别。
这也就意味着,在三十年的贸易盈余和储备增长之后,中国其实已经进入了大规模货币扩张阶段。还有,这些储备积累趋势近期的反转,也就意味着中国的货币环境走到了一个重大的拐点。
事实上,《影子银行内幕》(Inside China’s Shadow Banking System)作者张化桥就认为,中国的信贷扩张其实要比美国或者欧洲所尝试的量化宽松更为大胆和激进。张曾经是中国人民银行官员,根据他的计算,中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已经相当于2006年年初的372%。如果你将中国1986年到2012年的官方数据加起来,则他们的基准M2货币供应复合增长率为21.1%。尽管中国7%的经济增长预期与过去两位数的速度相比显得迟缓,但是相比之下,还是降低到12%的货币供应增长速度较之过去更加可怜。
麦肯锡的顾问们最近进行了一次研究,也提供了中国正在进入巨大货币扩张周期尾声的证据。他们估算,中国经济当中的总信贷规模2008年以来增长了三倍,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82%。
可是,当初曾经滋养着举债习惯的环境,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爱德华兹强调,各央行掌握的外汇储备,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全球流动性关键指标,而这指标现在正呈现自由落体状态。事实上,市场现在都紧盯着欧洲央行的宽松声明,却忽视了中国的流动性绞索正在全球经济的脖子上缓缓收紧。
国际货币基金的数据显示,央行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已经戏剧性下滑。爱德华兹指出,中国正处于这一变化的中心,在过去六个月当中,他们的储备较前一年同期下滑3000亿美元。
现在,中国自己的货币也感到了传导过来的压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到了近二十八个月来的最低点。于是,中国人民银行自然就陷入了尴尬之中,一方面要维持经济增长,让流动性足够充足,而另外一方面却还要继续执行与美元宽松挂钩的汇率政策。
中国要保护自己的货币汇率政策,不但不能更多印钞,还必须采取相反的动作:使用外汇储备购入人民币,收缩货币供应。人民币的渐进式贬值很可能会激发恐慌,导致资本外逃。尽管中国2月出口数字呈现强势,贸易盈余可观,但是市场依然在担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尤其是两国的利率政策已经在背道而驰了。
联储预计最早今年夏季就可能开始加息,而中国刚刚连续第二次调降利率。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因素让问题更加复杂化了,这就是,中国的信贷扩张近年来已经走出了国门,超过1万亿美元的债务是从海外借来的。一旦美元升值,这些债务的还本付息将变得更加困难,那些只有人民币营收的企业,日子会尤其难过。
投资者目前关心的问题是,中国的流动性紧缩接下来将会波及哪些领域。
目前,这已经造成一系列硬商品价格大跌,澳门的赌场和香港的高端购物中心生意也直线下滑。很多观察家都相信,接下来就轮到房地产市场,以及高收益率的中国企业债券了。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