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国2015年03月13日讯】(接前文)
四 现实是个石头(上)
随着血汗工厂经济的萎缩,娱乐化造成过度消费之后,反过来开始对中国权力经济起到瓦解作用。娱乐化的基础是收入,只有持续的收入才能带来持续的娱乐化,才能够支持中国权力经济。在娱乐化推广的过程中,大多数社会群体已经通过借债实现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意味着在未来消费能力减弱。血汗工厂的加速萎缩导致社会民众的收入能力下降,削弱还债的能力,更急剧削弱消费能力。
在整个社会中,50-60后群体普遍知识贫乏、技能落后于时代,除少数依附权力经济的个体外,绝大多数人的收入仅够维持温饱,无力多余消费。
70后是社会中最有经济实力的阶层,其中一部分人具有较强的收入能力,也是主力消费群体。但是这个阶层背负上有老下有小,尤其是养育孩子的费用高昂。随着血汗工厂经济萎缩,这个群体的收入也在减少,只能压缩消费。
80后是娱乐化的主要接受群体,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普遍超前消费,尤其高价买房,相当一部分做房奴。同时80后群体也进入婚育年龄,孩子的负担日益加剧。80后的整体竞争能力弱,受到经济萎缩的影响更显著,即使节衣缩食,大多数已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啃老习以为常。
85-90后缺乏获取经济收入的意愿和能力,消费能力也相对较低,啃老的现象更加普遍。在消费能力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更多选择上网这种极为低廉的消费方式。越习惯上网,反过来也越缺乏其它消费的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显得趋于繁荣,支持网络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同时,权力经济的收入来源加速减少,面临瓦解。
在居民消费萎缩的过程中,网络销售异军突起,最终占据主导地位。在中国权力经济中,房地产是地方权力的关键支柱。地方政府希望房价永远上涨,成交量永远上升,相关税收永远增长。在中央权力持续印钞的背景下,房价获得持续上涨的基本动力;而社会娱乐化的结果是,人们不再关心印钞造成的通胀造成自己财富缩水,而是积极贷款买房炒房,在通胀中收获财富保值和增值的喜悦。房价上涨也推动房租上涨。另外,通胀造成各种原材料、水电油气和人工的持续上涨,地方权力经济加大各种税费和罚款的力度。
随着房租和各种其它费用上涨,各种实体商超和小商店的成本压力日益增大。为了能够生存和盈利,实体店提高商品售价,一些电子产品市场更是以次充好、以旧充新,假冒横行,这导致实体店销量日益萎缩。
4万亿推出后,房地产价格暴涨与城管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大幅推高实体店成本,支持网络销售进入急速扩张期。电商的网络销售利用上述机遇,实现迅猛增长。其中,京东和淘宝(阿里巴巴)根据不同的模式,成为网络销售的两个主要代表。京东主要模仿Amazon模式,建立没有店铺的百货商店与实体的大型商场和电子产品市场竞争。淘宝则模仿ebay模式,建立众多小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买卖的平台,与各种实体小商店竞争。随着网络销售建立主导地位,实体店铺大面积倒闭,有力瓦解地方权力经济。
京东和淘宝各自复制美国网络销售模式。京东主要从电子电器产品起家,从早期较为原始的交货与支付方式开始,规避北京较高的房租,获得初期的消费者认可和业务成长。随着京东的发展,引入战略投资大规模扩张。京东的扩张依靠烧钱实现,规模越大烧钱越多,更大规模的融资后更大规模烧钱。在美国上市后,京东通过烧钱扩大销售网络,仍然继续亏损。而且,由于销售网络的扩大意味着综合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越大,所以综合亏损难以缩减。
为什么京东的亏损持续扩大,不论中国国内资金还是美国资金,都投向京东?投资者也许认为,京东将变成另外一个Amazon,在中国这个具有远大前景的市场中,也将具有相应的潜力。与此同时,Amazon进入中国后,首先因为定位不清晰,其次因为烧钱的胆量太小,被远远抛在后面。
京东通过烧钱上市,进而上市烧钱,获得表面辉煌。如果不改变经营模式,例如对商品提价,只能继续扩大亏损。当投资者不再投钱,京东将面临随时倒闭的危机。问题在于,电商竞争惨烈,京东难以通过提价弥补亏损,因而也就难以摆脱随时倒闭的结局。其它Amazon类型的电商,并不比京东强多少,也在通过烧钱参与竞争。这种竞争局面属于典型的囚徒困境,在惨烈的竞争中,走向共同失败。
与京东相比,淘宝获利丰厚。淘宝模仿ebay模式,利用中国特殊环境,很快超越ebay。ebay模式成熟,操作透明,经验丰富,并且将美国经验直接搬入中国,合情合理,但是没想到对ebay买账的中国商家并不多,导致ebay不温不火。淘宝发展起来后,人们才意识到ebay的实际操作问题。首先,ebay对商户收取服务费用;其次,ebay对商户要求是正品,否则会取消商户的交易资格。
与ebay相对应的是,淘宝宣布对商户永久免费,同时不对商户销售的产品做限制。淘宝的决策极其符合中国国情:第一,免费政策迎合中国人心理:绝大多数中国人关注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略长远,只要看见免费午餐,就不顾一切扑上去;第二,不限制产品迎合中国血汗工厂经济:血汗工厂的特点是小散乱,毫无知识产权保护,淘宝不限制产品成为血汗工厂产品重要直销途径。
由于淘宝和ebay的两点关键差异,竞争优势立现,商户纷纷涌向淘宝。与实体店相比,淘宝商品的价格非常低廉,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淘宝平台迅速扩张,成为网络交易的主要平台。
淘宝规模做大后,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和客户评价系统,完善金融支付方式与网络评估方式,进一步刺激淘宝的发展扩张。2009-2010年后,淘宝已成为大中城市中高知识和高收入人群的主要购物方式,2012年后快速扩张到中小城市的部分人群。例如,相当部分的年轻人将实体店当作试衣间,试穿后然记下尺码到淘宝下单。
淘宝的规模足够大商家足够多之后,阿里巴巴开始实施索引排名制。如果商户想排名靠前,必须点击量足够大,如果不够可以花钱购买点击。由于淘宝平台商家众多,为了能够生存下来,不少商家花钱提高排名,期望获得更大销售量。而阿里巴巴通过销售排名获得不菲利润。
随后,阿里巴巴推出天猫,所谓的网上品牌商店。天猫的准入规则很苛刻,进入的商家必须缴纳高额的进店费,还要给阿里巴巴分成。与ebay相比,天猫的条件也苛刻很多,但是由于淘宝的规模和品牌号召力,商家积极进驻天猫。为了让交易向天猫倾斜,淘宝开始找借口甚至无理由关闭一些在淘宝上客源积累多、交易额高、却不给阿里巴巴交钱的店铺。阿里巴巴通过天猫运作继续获得利润。
网络销售对地方商业经济和地方权力经济造成沉重打击。网络销售的特点是通过网上的集中销售,越过地方批发和零售环节,直接将产品从工厂送达仓储和终端客户。在网络销售过程中,除了淘宝获利,消费者买到便宜货,生产商获得销量之外,其它环节基本无利可图。
看上去网络消费猛增、工厂销售提高、存货库存消化,一派繁荣,但是对地方经济影响巨大,这等于将地方经济中的一部分掏空,消费链只剩下生产端和消费终端。
网络销售扩张严重挤压实体店销售,导致地方的批发市场业务减少,实体店接连陷入困境和倒闭。批发零售环节的众多商户利润减少、亏损或者破产,大量从业人员失业,沉重打击地方商业经济。
商业是地方权力经济的重要支柱,商业困境令权力经济明显被削弱。商业萧条加剧商业地产的空铺潮。在商业地产发展之初,销售策划者提出一铺养三代的口号,引导商铺投资者,获得极好的效果,推动商铺价格猛涨。在高价商铺的推动下,各地的商业地产疯狂开发,形成极度过剩的新增供应。
经过市场培育,一铺养三代的观念在民众脑中形成固化。即使供应已经严重过剩,新开发和销售的商铺冷清,但是很多人仍然在投资,认为经过一段时间将来会热起来。地方政府则通过地产的相关税收,获得丰厚的收入来源。
不过,随着网络销售压垮实体店,即使老商业区也开始空铺,让不少投资者信心动摇,采取观望态度,导致商业地产销售艰难。地方政府在商业地产销售的收入急剧减少,地方权力经济受到重大打击。(待续)
(供稿单位:中国经济文化研究所)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